第5部分(第2/4 頁)
為,都得等到了解之後才能幹。而在此之前,是不是該弄些銀子傍身?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法事高調結束。
“好了,法事做了整整一個上午終於完畢了,我去看看孃親,先生在這裡寬坐,待會兒咱們就去木匠師傅那兒取陀螺。”小少爺交待了一聲,小跑著進了臥房。
陸雲點點頭,看著小少爺離去的背影有些羨慕。果然還是有家人好啊。
我愛的人啊,你們在另外一個世界還好嗎?會不會因為我的失蹤而傷心欲絕?
自己到底怎麼來到的這個鬼世界?對了,想起了零星片段,是一口井!失足掉進了一口枯井……
這不科學啊,算了,科學解釋不了太多問題,世界觀已經顛覆!何必糾結既成事實,徒增煩惱?
陸雲只覺得傷感,悲傷洶湧,逆流成河。
突然間,耳際傳來叮叮噹噹的清音。滌盪著他的心靈,不可抑制的悲傷從死寂中煥發出新生。這清音竟然能穿透人的心靈,令人回魂醒神。
原來是和尚正在揮動金剛杵,杵頭耳鈴叮噹作響。
而和尚竟然衝著自己詭異地笑。
……
第008章 頓悟
這傢伙是故意的,要把自己從悲傷中解脫出來麼?
這算什麼?悲傷的情緒對於和尚來說,也許是心魔,是人生之苦的根源,必須揮慧劍斬除,如此保持一顆清淨心。可自己並不需要消除任何一種七情六慾,相反的,只要體驗這種情緒才能讓他擁有活著的感覺。
又是立場不同的哲學辯證。就像道家的辯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說到底,和尚揮鈴警醒沒錯,自己沉浸在悲傷之中也沒錯,錯的是和尚對自己的關注。
和尚把金剛杵放下,悠然飲茶。他胖胖的圓臉和身材,白臉無須,像極了彌勒佛。看不出年歲,看不出意圖,莫非這張笑臉真的是出家人慈悲為懷的明證?
一根金剛杵,吊墜散著清光;一隻拳頭大的木魚,魚頂光滑如玉,微微凹陷,顯然是長期敲打所致;一塊寶藍色袈裟,袈裟上繡著奇怪的羅漢,或盤坐,或半臥,或飛天,或直立合十……
一本厚厚的經書,封皮是用繁體字寫著:《醫王善逝本願功德真經》十個大字。
他叫空冥,空冥是佛家色定界中的“無想定”,說白了就是意識停滯,什麼都不想。陸雲看他樣子,倒是與法號正好相反,他有很多心事,他此刻正在想很多事情。
“小檀越觀看貧僧良久,有何教我?”和尚肥頭大耳的樣子,笑吟吟的時候眼睛幾乎眯成一條縫隙,人畜無害,而且還十分謙虛。
陸雲喜歡謙虛的人,很無理的指指佛經,他會意,就拿過遞給陸雲,嗯,人還不錯,很好說話,又十分大方。
翻開經文看了看,真的就是繁體的漢字。
“這字是什麼字?”陸雲忍不住問。
和尚看陸雲一身家丁服,但言行舉止卻透著古怪,而且還修著短髮,只道他真是不識字的佛門外門弟子,解釋道:“這是漢文,大周王朝承襲古漢朝國祚與文明,漢文即是其一。”
陸雲倒是聽明童少爺提過王朝更迭,最早的文明可以追隨到遙遠的大夏王朝,之後大朝更迭,經歷了秦王朝、漢王朝、唐王朝,這才發展到今天的大周王朝。期間王朝帝座傳承,國號更迭不知凡幾。
老和尚三言兩語談起歷代王朝更迭與文字的傳承。沒想到,上下幾千年,文明傳承如此乾淨,如此緩慢。最初的古字由象形而來,大夏王朝出現了小篆。如今已經摒棄。繁體漢字卻是傳承於大漢王朝,盛行於唐王朝,漢文早已成為深入人心的國文。
陸雲歡喜的還了經文,又指指金剛杵。
佛師又遞上金剛杵,臥槽,這鐵傢伙真沉,二三十斤的樣子,差點兒就失手掉地砸到腳丫,看不出這胖僧力氣挺大,單手提握輕鬆自如。
“這支金剛杵是大師的武器麼?為何這般沉?”
胖僧笑著點點頭:“金剛杵是降魔的法器,老僧帶著它,用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行中的邪魔。老僧力氣大,輕了不趁手。”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有一股氣質,給人霸氣側漏,莫名自信和強大的感覺。
“好叼!”感受到老僧說話時精氣神的莫大變化,陸雲忍不住嘀噥。
在另一個世界,傳說有位欽酪的仙人,他死後骨頭變成了金剛骨,帝釋天用它製成了金剛杵作為兵器。就是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