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疼人,哈哈。。。凱兒怎麼樣了?”
金翠蓮聽得鄭智話語,臉上已然就是笑意,顯然是心滿意足了,笑道:“凱兒頑皮得緊呢,現在會走路了,夫人一刻不離看著他,生怕他摔疼哪裡了。”
“男兒漢,摔幾下算什麼事情,娘子倒是太愛護他了,以後大了些,直接往營裡一扔,讓魯達好好管教一番。”鄭智雖然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卻是也知道這孩子不能太寵著了,特別是這男孩子,若是這般小心翼翼的,以後哪裡能有個男子漢的模樣。
金翠蓮聽言卻是有些著急,忙道:“凱兒摔跤了的,摔了好多次了,所以夫人才看得緊了些。”
卻是這金翠蓮的心思也簡單,自己帶大的孩子,哪裡捨得往軍漢身邊送,自家官人手下的軍漢是怎麼操練的,金翠蓮沒有親眼見過多少,卻是也聽得多了,歸根結底就是吃苦。
鄭智當然也知道金翠蓮的小心思,開口道:“男兒漢,即便以後不打仗了,到營裡去也是有好處的。”
金翠蓮看得鄭智忽然嚴肅了些的表情,也不知再說什麼話語,想了片刻道:“官人,凱兒以後讀書進學考狀元最好了。”
鄭智又道:“讀書進學也要到營裡去,不久之後有個才子要來滄州,以後讀書的事情便讓凱兒跟著他去讀。”
鄭智說的才子自然就是李綱李伯紀,新科的進士,自然有才。卻是這李伯紀既能學文,對軍事也有興趣,史上李綱還能領兵作戰。這樣的老師,也是鄭智需要的,至於其他的一些思想與知識,鄭智心中也想有個言傳身教。
金翠蓮聽得有才子要來滄州給凱兒當老師,自然也是高興,問道:“官人,東京來的才子?”
“嗯,東京來的,是江南常州人,新科的進士。我正要上街,你去不去?”鄭智說道,這李綱還沒有來,卻是已經被鄭智安排了差事了。
金翠蓮聽言大喜,臉上都是笑意,立馬回道:“去的去的,官人稍後等奴一下,把這碗送到後衙就來。”
“嗯,順便問問娘子與師師要不要去。”鄭智說完把手中的蓮子羹一飲而盡,把碗又放回托盤之中。
金翠蓮端著托盤飛快往後衙跑去。便是後面的鄭智看著也是著急,怕這丫頭一個不小心便是人仰馬翻,連帶一個官窯的好碗也砸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
要說這清池縣城,與渭州城還是有些區別的,便是從這乍一入眼的顏色上都有區別。
渭州雖然房屋也多是木製,卻是怎麼看都泛出一股土黃色,便是整個周遭的環境,遠山近道,都泛著土黃。也是西北風沙的緣故,黃土高原,或者是更西北的沙漠,把這渭洲蒙上了一層土色。
滄州卻是不同,這清池縣城,裡裡外外都透著青白味道,反倒像一副山水畫卷,雖然不如汴梁繁華,卻是跟汴梁城裡偏一些的街巷沒有什麼區別。
建築風格上倒是大同小異,大同的便是漢人的傳統建築模式,青磚或者石頭的地基,木製的房屋,斗拱的房梁結構,斜面的房頂,青黑的瓦片。還有這兩層的小樓結構。
小異也就是地方建築風格的區別,西北的建築樣式比較簡單,甚至鄰近的宅子,模樣都差不多。滄州的風格比之汴梁便是要豪放一些,四方四正,白院牆,黑青瓦片,窗戶都要大氣不少。
若是再往南,到了兩淮與江南,那便是精緻精美,精美的窗格花紋,精緻的雕樑畫棟,便是內外宅院的分隔院牆上的開窗,都有精美的設計式樣。
鄭智帶著裴宣與金翠蓮漫步在街道上,後面還跟著牛大等幾個便服的親兵。徐氏與李師師倒是沒有跟出來,徐氏顯然還是那般不願多出門,興許是徐氏家中對於女子就是這麼教育的。李師師自然是懂得要大氣。也就讓金翠蓮一個人隨著鄭智出門了。
清池縣城比之渭州城都要大上不少,便是街面上賣的貨物也要比渭州豐富。街面的行人也要更多,行人的裝扮上也要比渭州百姓精緻不少。
鄭智慢慢打量著來往的行人,這也是鄭智第二次如此認真打量著來往行人,第一次便是剛到這個世界出了自己院門的那一刻。
戴方冠計程車族讀書人,戴氈帽的普通人家漢子,戴頭巾的底層百姓。
這個時代,讀書人與富戶幾乎是可以劃上等號的,士族從來就是有錢人。貧寒讀書人,多也是從富戶沒落的,社會階級的劃分已然形成。一個貧窮農家子弟能讀書考試,大多也是個笑話,便是連戲文裡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士族已然變成了統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