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3/4 頁)
帶了十匹挑選出來的健馬。
隨後又找來車馬,把這高太尉用石灰醃製一番,裹得嚴嚴實實,送往東京。
此時呼延灼心中的忐忑方才慢慢平息,坐在大帳之內,開口又問:“鄭相公,末將細細想來,此事實在有些蹊蹺,為何這高太尉不往頭前我等大軍的方向來,反而回身往小道逃了去?”
鄭智也是一臉懊惱道:“我也不知啊,當時我與高太尉相距兩百步左右,看得林間影影綽綽許多人馬,也聽得廝殺大作,等我趕到頭前,高太尉已然被眾多護衛裹挾著入了小道之中。莫不是這花榮早已料到這些,派人潛伏在了左右,圍上之時已然斷了高太尉往前的道路?”
呼延灼左思又想,自然也想不通,只道:“興許便是如此,這花榮心計當真深厚,難怪彭杞會栽在他手上。來日若是再戰,一定要把這花榮斬殺當場。”
鄭智也點點頭道:“我等皆小看了這梁山賊人啊。”
呼延灼也跟著點頭,一臉認同道:“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這梁山不僅士卒操練的精良,戰力不差,這些頭領也是智計不凡,末將大意輕敵了啊!”
便是韓韜聽言,也是連連點頭,長吁短嘆。本以為衝入賊寨是去撿功勞的,卻是不想損兵折將,一點好處也沒有撈到。
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
東京汴梁,皇城艮嶽,早幾年這裡還叫萬歲山,如今已然有了正名:艮嶽。
艮嶽在東京當真是大名鼎鼎,便是百姓經過皇城牆邊,都能聽見艮嶽之中鹿鳴鶴唳。
如今的艮嶽,比之幾年前更加美輪美奐。走獸飛禽、奇花異木只是點綴,亭臺樓閣、瀑布飛泉才是美景,怪石嶙峋方才是精髓。
艮嶽已然是集中華幾千年園林之精髓,也是皇帝趙佶私人之地,更是皇帝趙佶最為自豪的地方。
每日遊玩一番艮嶽壽山,看得新進的幾株林木,觀賞一下更為奇特的自然山石,拿起幾支畫筆,題上幾首詩詞,人生極樂,不過如此。
世人為何都想做這個皇帝,便是皇帝權利大到可以為所欲為,盡情滿足自身**。
財色太俗,配不上文人身份。好色與床底不起,誤國誤民。貪財於府庫之中,勞民積怨。
趙佶以為,縱情於世間難尋之山水園林,譜出寧靜淡雅之美妙樂音,畫出怡人心境之高尚之作,再來詩詞佐上幾杯小酒。此乃身為一個皇帝應該有的潔身自好,有這般皇帝,更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今日趙佶在這艮嶽之中,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面前童貫更把身形躬得幾近九十度。
只聽趙佶聲音陡然而起,喝道:“我大宋之地,如何有這般兇賊?當朝太尉親征,竟然戰死當場,叫朕如何面對這天下黎民百姓?”
“陛下節哀!”童貫躬身低頭不起,只聽趙佶發怒,心中也是知道,等皇帝發完怒之後方能開口說正事。
“你讓朕節哀,如何節哀?高俅忠心耿耿多年,當初我為端王之時,不過一個閒散小王,皇位壓根也與朕無緣,那時高俅便伺候在旁,盡心盡力,鞍前馬後從無一點差池。如今朕做了皇帝,身邊多是巴結小人,哪裡還有高俅那般忠心耿耿之人。失了高俅,如失一臂,疼徹心扉!如何節哀?”趙佶站起身來,越說越是激動。
趙佶當這個皇帝,也是走了運氣。趙佶的父親神宗去世的時候,本是趙佶的哥哥哲宗趙煦繼位。趙煦九歲繼位,當了十五年皇帝。按理說這皇位也沒有趙佶什麼事情。
奈何這趙煦是個短命鬼,二十四歲一場病就一命嗚呼了,趙佶因為有文才,糊里糊塗當了這個皇帝。
“陛下,高太尉忠良賢德,眾人皆知,此番遭遇不測,實在是國家之損失,臣心中也是痛心疾首,天妒英才啊!”童貫一臉的悲痛,似哭未哭。
“天妒英才?哪裡是天妒英才,如今我大宋盛世,居者有屋,耕者有田。百姓安居樂業,卻是還有這些好吃懶做者聚眾為匪,實在是天怒人怨。起初高俅來與朕辭別,朕便與他說不需親自前往,高俅一心為公,親身上陣,方才有此劫難。若是當初朕不允此事,豈有今日。嗚呼哀哉。。。”趙佶對著高俅,實在是感情深厚,便是這般事情,還把罪責往自己身上扯。似乎是自己害了高俅喪命一般。
童貫聽得此言,站起身來,一臉氣憤,開口怒道:“陛下,此仇必報,高太尉如此賢良之臣,棟樑之才,卻是被匪寇偷襲而死。是可忍孰不可忍,微臣請旨,率兵徵之,必然為高太尉報得大仇!”
趙佶看得童貫模樣,心中似乎好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