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3/4 頁)
。剿賊平叛之事,樞密院可有應對?”趙佶問道。
“稟陛下,臣已先發軍令,令江南路、兩浙路調集重兵往睦、歙二州合圍剿賊。派楊可世將軍前往主持戰事。”童貫終究還是想把這方臘放任一下。只因為童貫從來沒有把方臘放在心中,只要殿前司在手,剿滅一個方臘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楊可世其人,也是西北軍將,本是華州觀察使,也參與過宋夏之戰,如今從种師道手下到得童貫麾下效力。也是一員猛將。
趙佶聽得童貫有了安排,心中擔心也去了不少,如今的童貫在趙佶心中,已然就是一個百戰百勝之人,是趙佶在兵事之上的定心丸。
雖然擔心去了不少,但是這怒氣卻是未消,趙佶聽完童貫話語,揮了揮衣袖,也不再說再問,也不管朝臣是否還有其他事情要奏,起身就走,直接往垂拱殿後退去。
老太監梁師成連忙也起身跟隨。只留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童貫臉色之上皆是陰沉,卻是內心之中完全是另外一個感覺,因為事情正在往自己計劃的方向發展。
趙佶走了,蔡京走得幾步來到童貫面前,開口問道:“賊勢當真如此之大?有幾萬人馬?”
蔡京老奸巨猾,自然能感覺到童貫在這個問題上說得有些問題,當面便來問。
“太師,賊勢當真極大,到底其中多少賊人是能拿刀槍作戰的,下官也是不知,還得等軍情再報,方才有個瞭解。”童貫答得也是天衣無縫。方臘此時,手中能戰之兵,怎麼也不可能有三五萬,便是三五萬柄兵器也湊不齊。
南方從來都不是戰地,衙門府庫之中也湊不出幾副軍械裝備,此時方臘手下,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兵將。
蔡京點了點頭,說道:“隨我走一路如何?最近你不在東京,東京之事你多不瞭解,有事與你相商。”
童貫聽得蔡京有事與自己商量,也不多說,只作一個請,蔡京先走,童貫隨後,兩人直往大殿而出。
倒是鄭智等候在大殿最後,看得朝臣都走得差不多了,也不見有人過來叫自己。心中還在猜想是不是皇帝趙佶把自己給忘記了。
又等得片刻,側門之處,終於進來一個老太監,直往自己走來,身邊跟著四個小太監。
鄭智哪裡認不出來人,連忙上前拱手道:“拜見梁太尉。”
梁太尉是何許人?便是這內廷最得勢的老太監梁師成,此時已然官拜檢校太尉,便是此人,連趙佶的聖諭都敢偽造,已然權傾朝野。
梁師成看著鄭智眯眼一笑道:“鄭相公,能得官家賞識,好福氣啊。”
“梁太尉見笑。”鄭智自然也是笑臉。
“隨我來吧,別讓官家等久了。”
鄭智連忙跟在梁師成身後,這大宋皇城,實在奢華,鄭智也是左右打量,後世明清紫禁城已然差得遠了。
一路往東北而去,正是艮嶽。鄭智更是大開眼界,奇花異石無數,擺放得極為有層次,層巒疊嶂之間,遠看恢弘大勢,近看處處皆能出彩。
路邊麋鹿成群,卻是這些麋鹿毫不怕人,優哉遊哉慢慢啃著草料。
再往前去,一處矮山,山間各種草木山石,還有人工的瀑布從斷崖而降,瀑布揮灑如仙人播米一般。
瀑布之下有人工湖,湖水清澈見底,各種景觀魚群於小湖之中自由自在遊走。
湖邊還有溼地,顯然也是人造的,溼地之上點綴仙鶴幾隻。
矮山對面便是一座樓宇,趙佶已然就在樓宇之上。
鄭智實在有些震撼,此間景色,雖然多是人造,卻是絲毫不顯匠氣,反倒讓人心曠神怡,似有一種仙氣嫋嫋。可見設計這些景觀的人,藝術造詣已然達到頂峰。
要問這設計者是誰?
主要的理念設計,便是這艮嶽的主人,皇帝趙佶。
鄭智隨著梁師成從青石臺階而上,樓宇之上三個大字“絳霄樓”。
鄭智進得樓內,一個巨大的觀景半開樓臺,視野極佳,可飽覽艮嶽景色。
趙佶已然就在樓臺處,趙佶左右兩個女子,兩人拉開一副卷軸,直有五六米,趙佶正在仔細打量著這幅卷軸。
鄭智站在門口一旁,梁師成自往前去稟報。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
趙佶見得鄭智來了,回頭開口笑道:“鄭將軍,且上前來看看這副畫。”
此時趙佶,絲毫沒有了剛才在朝堂之上的怒氣,看起來心情大好。連帶鄭智也輕鬆不少,起步往前見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