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 頁)
此時儒教禮法還不是太嚴,儒學也才剛剛興盛起來,民風雖不比唐朝開放,卻也不是明清那般死板。這樣適中的社會風氣,也間接促使了宋朝經濟與文化的大發展。
回到童府,時辰也不算晚,傍晚吃飯,到現在也不過一兩個時辰。大致是戌時下,也就是晚上八點多鐘的樣子。
眾人剛一進門,已有小廝等候多時。
見到鄭智回來,連忙上前拜道:“將軍,我家相公有請。”
鄭智聽言,甩了甩酒意脹紅的臉,恢復一些精神,抬手示意眾人先回住的小院。起身便與小廝往童貫那裡去。
到得一個書房門口,小廝開啟門,然後自己便退了出去。
鄭智進得書房,先是一個小廳,左右幾張方椅。左邊有一幅屏風,屏風絲綢上還有字畫。
繞過屏風,才是書房,書房不小,兩邊皆是書架,書架上也是擺得滿滿的書籍。鄭智在想,這麼多書,也不知是童貫作為擺設的,還是真看過。
活字印刷之法不過出現五六十年,也才剛剛推廣開來,此前書籍基本都是人工抄寫傳播,所以書籍本身就是值錢的東西,也是少數人能擁有的。如此大量的藏書,便是拿去市面上賣了,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再往裡看,一張紅木條案之後坐著的便是童貫,此時正在燈光下慢慢看書,身旁還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伺候,興許這女子就是趙官家賞賜的。
後面還掛著不少字畫,條案旁邊更是有兩個官窯大瓷缸,青白釉色肥美圓潤,還有斷紋成網狀附著其上。
便是這兩個大缸,也價值不菲,缸內插滿了一根一根的書畫卷軸。
這個書房雖不顯眼,興許也是童貫府上最值錢的地方了。
“且坐!”童貫見鄭智進來左右觀看,出言安頓。
鄭智坐在下首一張紅木靠背方椅之上,那女子輕盈小步出了屏風外,片刻端上一杯茶水。
鄭智接過,卻是未喝。這個時代的茶水,與後世不是一回事。這個時代茶水還會放鹽,甚至姜蒜也會加入其中,實在叫鄭智難以下口。
可不要小看了這鹽,此時鹽不一定比茶來得廉價。鹽與茶放在一起,本就是極為奢侈的飲料。
“蔡太師要見你。”童貫放下手中的書,開口道。
鄭智聽得一愣,都是沒有想過還有這一遭,問道:“相公,不知蔡太師見我所謂何事?”
“倒是也無甚事,只是我在太師面前前後多誇了幾句,蔡相聽得起了興致,便召你去見。”童貫也實話實說,本來是要為鄭智跑官的,自然要多番誇讚,誇多了,難免蔡京會對鄭智有些好奇。
鄭智聽言倒是輕鬆了些,這奸相蔡京的惡名實在太大,還以為這蔡京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要自己去做,這麼看來是自己想多了,開口回道:“相公,可有什麼要注意的?”
“平常即可,無需做作,過得兩日是蔡相生辰,合該備些禮物拜見,禮物我自給你備好,到時候滿朝文武皆會到場,也該去認得幾個。興許官家也會來,到時候聽我安排行事。”童貫這便是真心在為鄭智謀劃了。
“多謝恩相。”鄭智拜謝。恩相這個詞彙,鄭智還是在京兆府石勐口中學來了,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宋朝多此稱唿。
“不需多禮,此番事情要趕緊妥當,過不得多久,官家差我使遼,此去怕要幾月甚至一年,走之前若是妥當不了,之後怕有變故。”童貫又道,這麼急著把鄭智推到蔡京與文武百官面前,甚至官家面前。也是因為童貫接著就要出使遼國,要去為之前靈州一戰,怠慢遼國使節的事情擦屁股。
鄭智聽得童貫要出使遼國,似乎記得就是因為童貫出使遼國之後,就變成一個堅定的主戰派,與金人締結海上之盟,合擊遼國。
當然也是因為童貫在遼國受了侮辱,被人嘲笑南朝無人,竟然派一個無鳥閹人為使節。滿朝文武全部放肆大聲嘲笑童貫閹人的身份,出口便是南朝無人。(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京大家李師師
天蒙亮,童貫已經起身,穿戴整齊往宮城而去。
鄭智無所事事,自然帶著幾人又是四處遊蕩。
楊志也就充當了導遊的角色。有了楊志這個地頭蛇帶路,這東京的風土人情慢慢深入了鄭智心中。
汴京有八景,艮嶽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薰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
也有後人再說汴京八景,繁臺春曉,鐵塔行雲,金池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