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1/4 頁)
當時童貫受辱,蕭特末自然是暢快非常,也知道宋人終究還是怕了遼國。此番再以戰爭威脅,自然還是這麼個意思。
鄭智淺笑出聲:“如此也罷,貴使且回,你我各自備戰,開春之時,小將在河北也備十萬大軍,不見不散。”
本來攻遼之事,是宋背盟不義。此時倒是變成約戰了。鄭智也是連連搖頭淺笑。
蕭特末自家知道自家事,國內軍隊還有不少,卻是哪裡有閒南下伐宋,便是有這個閒暇也不能做這個事情,兩線作戰太過不智。金人是不是癬疥之患,蕭特末一清二楚,但是蕭特末卻是以為鄭智並不清楚。家醜不可外揚,奈何家醜已經被人知道了。
蕭特末氣勢陡然而起,指著鄭智說道:“鄭智,你當真不怕引起兩國大戰?此事你可負得起這個責任?”
“貴使之言,乃遼國皇帝之意。小將之言,也是我大宋皇帝之意。小將可沒有貴使這般膽大,妄言開兩國之戰端。戰端若起,小將倒是不需要為此事負責。就是不知貴使負不負得起這個責任。”鄭智反將一軍,話語之中,也道破了蕭特末的虛張聲勢。
蕭特末聽言,已然別無他法,虛張聲勢也要把這聲勢撐下去,便是心中在想鄭智不過也是在虛張聲勢,宋豈敢與遼開戰!
“鄭智,既然如此,多談無益。若是你不退兵,開春之時,必起大戰。本使回朝之後,也會把今日之事修書送到汴梁,便看大宋皇帝如何定奪與你。”蕭特末也不可能回頭來說軟話,更是知道兩國交戰,和平不可能是用軟話求來的。話語在此,便看鄭智自己如何思慮了。
“小將也會把今日之事休書一封送到上京,便看大遼皇帝如何定奪與貴使了。哦。。。大遼皇帝陛下似乎在西京大同吧?如此便送到西京去。”鄭智自然是看不顧蕭特末這老兒,這一封書信到了耶律延禧手中,待得鄭智明年率領大軍北上,耶律延禧不殺蕭特末都不可能。
蕭特末聽得鄭智竟然知道耶律延禧到了西京,心中陡然一驚。卻是也知道多說無益,言多必失,話語越多也就代表心中越是心虛。
“告辭!”蕭特末轉身就走,一幫遼人隨行而出。
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
蕭特末離開的大營,一路東回遼國。
嵬名仁明帶著一干人等在城頭之上目送遼國使節東去。
“大帥,遼人怎麼剛來不久就回去了?”
嵬名仁明皺眉答道:“鄭智不比旁人,乃敢死之士,剛直之人只怕是不願受遼人威脅。遼人氣憤東去而已。”
“大帥,這當如何是好?鄭智不聽遼人的,必然是要攻城了。”
嵬名仁明聞言一怒,呵斥道:“你都膽子都被狗吃了?沒有遼人就不能廝殺不成?鄭智攻城,你便在城頭之上守衛就是,宋人又沒有翅膀,何以入城來?”
這人聽言大驚,急道:“大帥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城外坑道挖到幾十步之外,再也不往前挖了,嵬名仁明心中卻是更加疑惑,招來幾個親信開口道:“今夜派人以繩索下城往前檢視一下,看看宋人挖的坑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挖到城前幾十步又停止了,實在叫人疑惑不解。”
嵬名仁明自然是疑惑,只是不知這坑道不再往前並非是真的停止了,而是轉入了地下,開始掘地道往前。
嵬名仁明身為主帥,不去弄個明白,心中如何也安寧不了。
入夜十分,城頭上防止敵人偷襲的篝火本來極為明亮,今夜卻是黯淡了許多。
待得後半夜,三個白衣人從城垛處順著繩索滑降而下。匍匐在地面上慢慢往前去。為何是白衣?因為大地已被積雪覆蓋,白衣於地上匍匐,肉眼實難發現。
頭前敵人挖掘的坑道不過五六十步遠,如此匍匐而去,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三人慢慢往前匍匐前進,越近前越覺得不對勁,四下一片寂靜,卻是能聽到頭前不遠的坑道之中傳來粗重的喘息之聲與腳步聲。
三人更是疑惑,今夜出城就是為了弄明白宋人在這深坑道之內到底做些什麼。連忙加快手腳往前攀爬而去。
待得三人順利到得坑道邊緣,起身越過堆積的土堆。
月光之下,一切都已一目瞭然,坑道內來往的漢子肩上都挑著擔子,擔子上便是泥土。
三人更加疑惑,坑道都停止掘進了,何處來的這麼多泥土。
泥土自然是從地道里出來的,地道的泥土也就不能直接往坑道邊緣堆積了,而是要秘密行事,把泥土順著坑道往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