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這種想法正合鄭隊長的心思,那就先確定基本事實:衛小寶案發當夜在梅英家與其發生了性關係。
第二,初步認定衛小寶的水果刀與梅老師身上的刀口的寬度和深度一致,但前提是必須要找到衛小寶的水果刀才能最後確認。圍繞這一點,大家也曾有過一番較為激烈的爭論:一種意見認為,衛小寶的水果刀和梅老師的刀口一致,就可認定他就是殺害梅老師的兇手,理由是衛小寶一直帶著這把刀,表面看是用來剖西瓜,而實質上,可看出這個年輕人有戀刀癖,梅英的話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由這一點就可以說明他有明顯的暴力傾向。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衛小寶的書包丟在了梅家,那麼,刀是怎麼到他的手上去的呢?梅老師回來撞見了兩個人在偷食禁果,事發突然,衛小寶不可能早有準備。梅老師是死在院子裡面的。有人提出,衛小寶平時偶爾也會把刀裝在口袋裡,天熱,剖過西瓜以後順手把刀放在口袋裡,這是完全有可能,梅英也是這麼說的。
“這就要看衛小寶當時穿的那個褲衩有沒有可能裝進這把水果刀。”老李的錘子總是敲在鼓心上,最後,他補充道“我們必須找到那條“褲衩和那把水果刀。”
第三,衛小寶殺人的動機是什麼?老師教了他好幾年,對他視同己出,心裡面早就認定了這個女婿,即使做了荒唐事被發現,也不致於生出此念並動此殺機,這在情理上是說不過去的。小王指出,作為梅老師來講,他看好衛小寶,就是看好他的人品,之所以讓他和梅英結伴上學,就是十分的信任他,可是,小寶卻做出這樣的事情,這完全出乎梅老師的意料,所以就有可能對小寶做出過激的舉動,這是矛盾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作為小寶來講,老師很信任他、器重他,在老師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很好的小夥子;衛小寶也是這樣努力塑造自己的,然而,東窗事發、醜行敗露,衛小寶心裡的這個坎過不去了,他自己塑造的完美形象頃刻坍塌,他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同時,為了早一點擺脫老師的糾纏,早一點離開梅家,所以,一時心理失衡,情緒失控,性急智昏。最後,大家對這樣的分析表示認同,因為,如果認定衛小寶就是本案的兇手的話,那麼,這種解釋是可以成立的。
最後,對於下一步的工作,鄭隊長明確了以下幾點:第一,要到小張村衛小寶家落實水果刀和褲衩的事情;第二,要到小張村瞭解衛小寶七月十五號這天晚上回到家的時間,越具體、越準確越好——這一點是老李補充的;這應該就是他所說的那個“細節”吧。第三,還要對衛小寶和梅英的性關係的過程和時間作進一步的、深入的調查。
“請注意,要注意性過程的有關細節,要安排一位女同志找梅英談,關鍵是她。”老李最後補充並且特別強調。
快散會的時候,劉局長過來了:“我看見你們這兒還亮著燈,就過來看看。你們也不要搞得太久嘞。”他和鄭隊長耳語了一會後,鄭隊長宣佈:“明天進駐梅村。局長答應再給我們配一輛吉普車。明天早上七點五十集合,八點鐘準時出發。”
“
第七章 進駐梅村
鄭隊長他們就在梅家的廚房裡打起了地鋪,小王住到了隔壁王嬸的家。反正是夏天,好對付。
到梅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張村。由老李負責,三李同往;三李走後,鄭隊長安排陳老師和小王找梅英談話;鄭隊長則帶著三個人——剛從警校畢業分配到隊裡來的小夥子,再對梅英家進行一次勘察。
我們先說三李那邊的情況。
三李向東穿過蘆葦蕩和葫蘆塘來到了小張村衛小寶的家,小寶的奶奶因為孫子被抓的事一病不起,茶飯不思,小寶他娘也已經好幾頓沒有端飯碗了,小寶他爹則是蹲在廚房的門口“吧嗒吧嗒”的抽他的旱菸。左鄰右舍有好幾個大媽大嫂坐在炕沿上陪老太太說話和嘆氣。一看就知道衛家是厚道人家,人緣好,衛家出了這樣的事,鄉里鄉親怎能袖手旁觀呢。梅村的案子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小張村的人和衛家的人一樣,他們怎麼都無法接受小寶殺害梅老師這個事實,他們甚至懷疑警察是不是抓錯了人。但小寶的父母心裡也弄不明白,因為,他們的心裡面確實有一些不踏實的地方:小寶十五號晚上確實在梅家來著,而且,小寶前天晚上回來的時候,神情和往常不一樣,說不定做出了什麼醜事也保不準。在老李的最初印象裡,小寶的雙親的確是兩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看到衛家的情形,老李他們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例行公事地——但卻是很客氣地在小寶他孃的引導、陪同、幫助下,十分順利的拿到了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一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