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住阿秀睡著了。
汝州梁縣。
天夜時,梁縣的文縣尊才收到來自於潁橋鎮,一營禁軍騎兵被不明勢力所滅的訊息,驚的文縣尊立即從床上蹦起來,又叫來了縣丞、主簿一起議事。
ps,感謝書友:ding1982、願到世間闖一次、我想擁有一切的打賞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三八章:驚喜
梁縣的領導班子都住在衙門附近,這一傳喚來的也快。
衙門中,同鄭慈一樣,梁縣的這群人看到這上面的信件內容,也是沉默不語。
這潁橋鎮的文巡檢,改換人了。
堂堂一文巡檢,這出了這麼大的事,一營禁軍騎兵只剩下了三十多騎,如此重大的傷亡,連個調查詳情都沒有,就這樣直接上報,問你這件事敵我雙方是誰?不知!
問你敵人是怎麼擊敗的,你說是老天爺乾的?
老天爺打雷,轟的?
“豈有此理!”文州尊一拍桌子,心裡頭怒罵你耍人呢。
東城的這五百禁軍騎兵,不歸汝州。所以文州尊也不清楚這五百騎跑到襄城縣做什麼,但凡禁軍調動,都必須有手令的,不會平白無故跑去襄城縣,更別提這東城,離汝州隔了好些遠,這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去東城調動的?
為此,文縣尊又寫了封信,讓人送去東城。
文州尊作為汝州的州老大,襄城縣歸他管,這件事他有責任。
事急從權,目前最急需的是,襄城縣那麼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這邊出了這麼大的事,襄城縣卻無任何資訊傳來,而是由潁橋鎮的巡檢傳出?
難道是襄城縣出了什麼變故不成?
三人商議之後,文州尊決定調遣駐紮在襄城縣的左第十二營禁軍前去襄城縣調查情況,然而這個主意又被縣丞給阻攔。縣丞分析道:“從這敵人能將一營騎兵都給消滅,這左第十二營全乃步卒,這要萬一出了什麼事,可打不過啊,到時候別又把這步卒給折了進去。”
言之有理。
文州尊撫了撫鬍鬚。
“那麼再加兩營廂軍如何?”
“那得看州尊想要立功呢,還是想要知道情況呢?”
“自然是要立功為先。”
“立功,難。”縣丞道:“一營只逃出三十多騎,可見這敵人要麼人數眾多,要麼敵人也是騎兵,而且攻勢很猛,導致這營騎兵沒法逃脫。州尊僅派兩營廂軍和一營禁軍,怕是難成事。而且這廂軍的武備,您也是知道是個什麼情況,這真要是對上了……”
縣丞搖頭。
“可我手中也只有這兩營廂兵可呼叫了,無法再增啊。”
“州尊,莫要忘了清朔、擒戎二軍。”
清朔、擒戎?
主簿一臉茫然,咱們汝州有這兩支軍嗎?
可看文州尊的表情,顯然是有的,只是,文州尊不太敢肯定的問:“這,不太好吧。”
縣丞道:“從這訊息情報看分析情況,如今之計,派出這兩軍,是最為穩妥的,無論是收集情報,獲知資訊,還是尋找機會立功,皆為可行。”
縣丞看到文州尊有顧慮,又補充道:“就算跟敵人碰見了,這萬一要打不過,以兩軍的能力,這跑,總跑得過吧。”
“這……”
文州尊搖擺不定,這若是其他禁軍倒還好說,只是這清朔、擒戎二軍,有些特殊啊。
太平興國四年,太宗遷雲州、朔州兩地居民到西京、許州跟汝州,給予土地和田地,將其安置在這邊,又讓他們每家每戶都必須自置馬匹轉為騎兵。
這些騎兵,稱之為清朔軍和擒戎軍。
當然,這只是雜號軍,跟捧日軍、天武軍這些朝廷賜號的軍相比,是沒法比的。前者每軍只有四到五個指揮,後者則是上四軍,是由左右兩個‘廂’組成。
這個廂可不是指廂軍,而是指規模。
十個軍,為一廂,一廂有25000人!
而捧日軍、天武軍這類朝廷賜號的軍,則各有兩個廂,也既50000人。
這清朔、擒戎二軍,之所以特殊,主要是因為太長久了。
太平興國四年,這乃是太宗皇帝的年號。
宋太宗是誰,是趙匡義,宋朝第二個皇帝。
從太平興國四年到如今的宣和元年,已經過去了一百四十二年。
當年最初始的那兩軍的軍士,如今早已老死,又其後人世代繼承入伍,實力如何,這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