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3/4 頁)
在十二年前就已經病死了,趙桓能加封為太子,也是宋徽宗對病死的王皇后有一絲愧疚。
然則,愧疚歸愧疚,實則趙桓卻不招宋徽宗喜歡。
最近這兩年,朝廷上提議廢太子的口號越來越強烈了。
除了太子趙桓外,其餘二十位皇子中,也就只有老三鄆王趙楷、老五肅王趙樞、老六景王趙杞、老七濟王趙栩、老八益王趙棫、老九康王趙構還有點點的爭奪力。老二老四早殤,其中老七趙栩今年也才年十四,還是得等夏月才滿十四。
而老九康王趙構,雖然比趙栩少一歲,然其母妃為韋賢妃,雖然年幼了一點點,但是也是有一點點競爭,關鍵是韋賢妃跟現在的鄭皇后關係非常的密切,韋賢妃之前原本是鄭皇后的宮女,因鄭皇后的推薦這才當了侍御,然後一步步升為了現在的賢妃。
再加上鄭皇后的兒子趙檉早殤,此後也沒有所出,是已鄭皇后也拿趙構當做自己的親兒子看待。
趙構雖年幼,但是其卻有後宮的支援,這一點乃為眾皇子中競爭皇位的最大的助力。
趙構有後宮,而鄆王趙楷卻有宋徽宗的喜愛。
趙楷性極嗜畫,頗多儲積。善畫花鳥,極為精緻。又善墨花,但用墨粗欠生動耳。他的這些喜愛跟宋徽宗的喜愛基本上沒什麼區別,而且還頗有文采,曾經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
借用李世民的一句話來說,在宋徽宗眼裡的趙楷就是:‘此子類我’。
在朝臣的眼中,趙楷除了文采外,還掛上了賢德之名。
是立長,還是立賢?
這是朝廷上爭吵的最為激烈的一個話題,隨著趙楷的成長,再加上宋徽宗不喜趙桓,內心也有意要廢掉太子,立趙楷為新的太子,導致這件事越法越激烈。
餘下的幾位有資格的皇子中,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優勢了。
除了年齡稍微大了一點的趙樞跟景王趙杞外,剩下的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五個皇子,如果從最有資格和呼聲最高的方式來排列的話。
趙楷為第一,其次為趙桓,再則趙構,然後才是趙樞,最後是趙杞。
如果時間再往後幾年,隨著趙構的長大,只怕到時候趙構的呼聲會比趙桓高了,前提是趙桓的太子之位不要被廢除。
頭上壓著三座大山,趙樞壓力山大!
他跟這三位哥哥比,一沒一個當皇后的母親,二沒如宋徽宗的文采,三沒有好的後宮支援。
趙樞的母親只是一個尋常的修儀,在後宮中沒什麼地位,也不得宋徽宗寵愛,在趙樞十歲的時候病死了,宋徽宗對趙樞其母蔣修儀並未加以追封之類的,只是給趙樞升了升官。
真正的要說的話,他趙樞反倒是這五位皇子中最末的一位。
因為趙杞還有個母妃在,而且還是喬貴妃。
喬貴妃當年也跟趙構的母親韋貴妃一樣,同為鄭皇后的侍女。比之韋貴妃,喬貴妃卻要早先於韋貴妃受寵,可惜卻沒有韋貴妃的那番心狠手辣,在受寵後反倒還主動推薦了韋貴妃,導致韋貴妃的上位。(未完待續。)
第三二八章:您有一條新短訊息
雖然也同為鄭皇后的侍女,但是在鄭皇后眼中反倒不如韋貴妃來的親密。
再加上韋貴妃要推選自己的兒子康王趙構,這趙杞雖然有個貴妃的母親,卻因為韋貴妃壓制著,這貴妃的身份卻沒法對趙杞有什麼幫助,非但沒有幫助反而還是一種危害。
因為韋貴妃是根本不會給趙杞機會的。
趙樞甚至懷疑鄭皇后無子也是這韋貴妃弄出來的手段!
即便是去掉了趙杞,但是在趙樞的頭上還壓著三座大山。
這三座大山對他而言幾乎是無法逾越的高山,因為不僅僅是靠山的問題,也正因為這些靠山讓這三個皇子是最有希望爭奪皇位的,所以朝堂上的朝臣們也紛紛站隊站位,不是站在太子趙桓那邊就是渾王趙楷,也有的跟鄭皇后有關聯的又莫不做甚聲暗中支撐著康王趙構。
至於趙樞。
無非就是年長一點罷了,各方面都不是太出色,也沒有特別的能力和靠山,沒有人會冒著大風險來扶持這一位。
如果是沒得選也就罷了。
尤其是在趙樞面前還有三個非常好的選擇,除非是腦子被石頭砸了的人才會拋開三個優質股不選來選這個看不到潛力的人選。
趙楷原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