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天縱其才,幼稱‘神童’,少稱‘國士之材’。”
宋菊人眉飛色舞,如數家珍。“青藤先生自評雲:‘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然天下人皆論其畫為第一。又哪裡知道青藤先生中年以後才開始學畫,凡情意所至,不拘於物象,筆簡意濃,形象生動,潑墨淋漓,氣勢縱橫奔放,亂而不亂,無法中有法。先生亦工書法,行書效仿米氏,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不論書法而論書神……”
在宋菊人滔滔不絕的介紹中,顧三眠仔細端詳,也從那畫作中看出一種曠古無有的真才能與真性情來,就聽宋菊人拊掌大讚:“青藤先生才氣高邁,眼空千古,獨立一時,真可謂光芒夜半驚鬼神啊。”
顧三眠問道:“不知青藤先生現在哪裡?”
一問之下,宋菊人頓時黯然神傷,半晌,方指著一幅《墨牡丹》上題詩,幽幽道:“‘五十八年貧賤身,何曾妄念洛陽春?不然豈少胭脂在,富貴花將墨寫神。’青藤先生年少成名,卻身世坎坷,多次科舉不中。嘉靖年間,浙直總督胡宗憲慕名聘為幕賓,先生奇計驚人,用兵如神,深受胡公器重,一切疏記皆出其手。後來胡宗憲含冤下獄,先生懼禍發狂,以刀自擊頭部,自殺不死,又誤殺妻子,入獄七年。以後一直鬱郁不得志,胸中卻自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驕視權貴,鄙薄俗禮,大官訪問,拒不接見。儘管先生滿腹經綸,名滿天下,卻因沒有功名,又因牢獄之災,以致一貧如洗,窮困潦倒,賣畫為生,竟至有人用點殘酒剩菜就能換到他的一幅梅花。你看這題畫梅詩:‘文章梅花能換米,餘今換米亦梅花’……”
宋菊人正自長吁短嘆,卻聽顧三眠又問道:“那位想約見我的歸安茅坤老爺為人如何?”
“那當年也是一位風雲人物啊。”宋菊人又是嗟嘆不已,道:“茅坤字順甫,號鹿門,歸安人,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經宦海,文韜過人,武略超眾。嘉靖年間,倭寇屢犯兩浙,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