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玄褚良(第1/2 頁)
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陽建德與重玄褚良曾並肩作戰。
那一場席捲整個東域、牽動天下的戰爭,正是齊夏霸主之爭落槌定音的一戰。
彼時陽建德與重玄褚良各領一軍,共守斜月谷,攜手抵住了夏軍十三波攻勢,牢牢守住了陣地。
當時齊夏雙方陳兵百萬,大戰正酣,雙方糾纏的戰線足有數百里。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鏖戰,在大戰結束之前,誰也無法料定結果。
但在這個時候,陽建德與重玄褚良卻有了分歧。陽建德認為已方已是疲兵,正應該撤軍休整,以謀後勝。他們守住斜月谷,已經是大功在手。若失了斜月谷,勝也有罪。
然而重玄褚良卻堅持要發起反攻。
最終陽建德選擇撤軍輪換,而重玄褚良膽大到在後方輪換守軍還未至的情況下,一意孤行,直接放棄斜月谷,帶著自己的那一路人馬傾巢出動,將夏國方面的撤軍再次擊潰,而後驅趕敗兵逐殺,連破三道防線,一舉突入了夏國後方!
而後便是殺人屠城、斷糧絕土,一系列令其摘下“兇屠”之名的壯舉。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彼時改頭換面的陽建德,已經貴為一國之主。
而那個平日和善溫吞、一上戰場就發瘋的胖子,成為了整個齊國軍方無人能夠忽視的名將。
陽建德以國書相請,便是想要試一試,當年並肩作戰的重玄褚良,還有沒有那一番獨赴千里的孤勇。
……
……
“請降?何以言此啊?”軍帳之中,重玄褚良拿著請降國書,一臉詫異。
帳前立著的陽國使臣滿臉悲憤,飽含屈辱地道:“大帥何必明知故問?”
國辱人哀,他幾乎要流出淚來,唯獨不願在齊人面前軟弱,故將眼淚逼回:“齊陽四代同盟!齊但有伐,陽國莫有不從。齊但有事,陽國莫有不助!敢問大帥,我陽國何罪,招此兵災!?”
賬內齊軍眾將緘默不語。
重玄褚良愕然良久,長嘆一聲:“陽君對我誤解何其深!對大齊誤解何其深也!”
“陽國此次瘟毒非同小可,已可侵害超凡。若任其蔓延,恐有不忍言之厄!大齊作為東域大國,勢必要穩定東域秩序,為整個東域的安全,不辭我責!”
“我奉旨領軍前來,只是為了幫助陽國遏制瘟毒蔓延罷了。試問貴使,若我軍不來,陽國能夠鎖住國境嗎?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魄力,有這樣的能力嗎?”
“使者不妨回稟陽君,於公,陽國乃齊國之屬,於私,我們有同袍之誼。請陽君放心,我重玄褚良陳兵於境,只為遏災,必不踏足陽國之土!”
能在這種時候被陽建德派來遞降書,這位陽國使臣不僅要忠誠,當然也不能是蠢貨。
聽到重玄褚良的回覆,他的確放了心,只是一直“放”到了深淵……
其實已死的陽國太子陽玄極並非庸人,他至少有一點說得很對。陽國是齊國的屬國,且歷來恭順,不曾背約。齊國要併吞陽國,不應該不考慮天下公議。
尤其當今天下並不只有齊國一個霸主國,齊國如果只把目光放在東域,那眼界就實在太淺了。
僅以軍強,不可能使萬國服膺。
陽玄極就是考慮到這一點,認為齊國的心理預期應該只是數城之地,藉著困鎖瘟毒的時機,以救厄名義,完成事實上的佔有,而又不必有輿論的譴責。
很多陽國大臣也是持有同樣的看法。
而以陽建德為代表的另一撥人則認為,齊國如日中天,說不得便要合東域成東國,而後西爭天下。在這種大略之下,區區一些物議,他們根本不必理會。
這名遞交降書的陽國使臣亦是持後種看法,直到現在,他才發現他錯了,重玄褚良,或者說齊國,很在意天下公議。
然而這種“在意”,或許比不在意更可怕。
因為這種“在意”的結果,便是重玄褚良現在做的事情。
其人儼然已是下定決心,要困鎖陽國,隔絕內外了。
放在平時,陽國完全可以閉國自守,撐個三年五年的不會有問題。然而現在是什麼時候?瘟毒異變,正在肆虐的時候。正是需要集中力量對付瘟毒的時候,正是需要外界幫助的時候。
但齊軍大軍圍境,陽國還能夠集中力量對付異變的瘟毒嗎?
重玄褚良此舉,就等於要把陽國之人……舉國逼死在境內!
這就是【兇屠】!
他當然不踏陽國之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