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1章 尋找虞周(第2/3 頁)
此戰時,左囂不全禮,但也對熊諮度微微低頭:“太子殿下,老夫自不會因祂動搖。如今發蒼蒼而心疲矣,不復舊觀,已絕輕狂。只是有時候會想起,想要看一看,究竟是什麼樣的道路,將老夫的道路截斷。”
“我們之間的對錯,我已無心分說。在覆滅整個人間的巨大災厄前,一切都是那樣渺小。我錯了,或者你們錯了,又有什麼分別呢?無非黃土一抔,與這萬萬人,萬萬事,都化塵埃!”【無名者】慨然而嘆。
祂嘆息道:“當年百家爭鳴,我們一群人也是明爭暗鬥,打得面紅耳赤,不免白首按劍……直到那真正的危險來臨。”
“起初並沒有人在意。”
“誠如烈山人皇卦解,群龍無首,天下大吉。那是一個烈火烹油的時代,大學問家不斷湧現,天地至理探手可摘。千萬條大道橫列眼前,修行之路不斷革新。在內鼎革現世,在外開拓萬界,一切都欣欣向榮——我們以為那是最好的時代。”
祂的聲音低沉下來:“直到有一天,小說家真聖虞周,死在了他的小說裡。”
“我們是突然知道的這個訊息,就好像我們親身經歷了這段故事,但故事已經被抹去,只留下結果。這個訊息就像是對於天地的認知,是我們所學習的某個道理,在我們觀察世界的時候,很直接地被我們獲得了。”
【無名者】的聲音裡,有一絲驚恐:“小說家死於小說……並不是絕無僅有的事情。點燈熬油,竭壽不鮮。在虞周之前也有小說家死過,或陷心而死,或勞意而死——可這次死的是真聖虞周,而我們都忘了那本小說的名字!”
“我們甚至不覺得這件事情有問題,差一點就這樣如常過去——回溯過往,又有多少不該忽略,而被我們忽略了的事情呢?不敢細想!”
“醫家真聖長桑君,有朝夕自察的習慣,當日晚省時,驚覺有恙,稱以怪病名‘不察’,自問所得有失,卻不知所失為何。”
“長桑君以病見我,我窺其陰陽,見陰失三毫,而不知所去……乃憶虞周之死,覓其魂息而無跡,故而驚覺有異!為了隱秘成事,我以清氣傳信,秘予諸方。才於陰陽界內,諸聖聚首,我們坐而論之。”
【無名者】佈滿風霜的崎嶇的臉,蜿蜒的濁淚描繪著過往:“農家真聖許辛,說他在壟間聽虞周講過那個故事,但他回憶不起隻言片語,只說‘黍離或悲,人或搖愴。’……”
“縱橫真聖龐閔,說虞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找他取過材,可究竟取材的哪一點,他也沒印象。”
“我自負通曉陰陽,也記得虞周寫了一部非常誇張的小說,曾予我書稿。可那份書稿我怎麼都找不到了,小說的內容,我也一個字都想不起來。”
“不記得!”
“一群尊得‘聖’名,自以為掌控天地至理的人,竟然在同一個時候,針對同一件事情……全都不記得!”
【無名者】露出一個自嘲的悽笑:“有一種超乎想象的力量,把我們的認知抹去了,而我們全然無知!我們修行那麼多年,窮天地之理,對於虞周之事,只得一個‘好像有’!這是何等痴愚,有何顏稱聖!”
這個故事聽起來的確是非常恐怖。
一群超越絕巔、接近超脫,有宏道之功業而名“聖”的強大存在,洞知世間真理的大學問家,竟然被某種超出想象的力量肆意擺弄認知。
但對在場的兩尊超脫者來說……
其實也還好。
尤其是凰唯真。
祂並不覺得更改認知有多麼匪夷所思。
畢竟從“凰五類”到“凰九類”,就是祂的創舉。
那是傳說、書刻,過去、歷史、現在,全都改變。讓“凰九類”成為不可磨滅的現實。
祂本身即是從幻想中歸來的超脫者。
當年諸聖若在今,也當誦讀“凰九類、德不違”。
也就是超脫者,會在這種認知外。祂們的力量和認知早就超脫現世,不會被現世的改變影響。
所以唯一需要掂量的是……【無名者】所說的諸聖,包不包括那幾尊“至聖”?
【無名者】彷彿聽到祂的心聲,繼續道:“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大概已經超出我們的能力,非真正超脫者不得解。”
“在好友的陪同下,我以陰陽之意往謁,問於至聖孔恪。”
“祂只說……子不語。”
“再問於至聖韓圭。”
“祂閉宮不應。”
“再問至聖墨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