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天的一二代弟子,封神榜的事情,聽得比較詳細,現在代天封神之人出來,實著讓他們有些緊張。
通天轉身對他們的說道:“我觀那闡教門下盡數出動,定是尋那代天封神之人去了,奈何有人顛倒陰陽,算不清那那代天封神之人。如今,找來爾等,就是要爾等跟著出去,尋到那代天封神之人。”
眾人見通天說得嚴肅,知道事情嚴重,紛紛稱是。通天安排一陣後,就送他們離去,眼中盡是沒落,自己的門下,封神之後,不知道有幾個能夠存在……
逍遙天:
太一和三女品茶賞景,生活好不自在,只聽太一說道:“好了,封神演義講到這裡,就結束了。”原來,太一是在重複前世的封神故事啊。
女媧聽完,疑惑的問道:“夫君既然知道封神將起,又為何不尋那代天封神之人?”
太一笑道:“嘿嘿,好叫夫人得知了,那封神,只要五教之數滿到三千,就可以了。具體是誰封神,封的是誰,都不是確定的,還是可以更改的。只不過那姜子牙能夠按天數推算一番,寫上幾個天數認定的人,才做代天封神之人罷了,那人最多隻能影響到封神的一些小勢罷了,並不能扭轉全域性。”
女媧一聽太一的話,自然明白過來了。其餘兩女,對太一是盲目的信任,聽了太一的話,暗道原來如此,就不再擔心那封神之事了,繼續和太一聊了起來,四人其樂融融,就此不提。
………
因為鴻均掌道,雖然出現了太一這個變數,歷史變了樣,變了味,但還是按照原來的路線展的,這商朝享六百載,一代傳一代,傳到了紂王的時候……
'奉獻'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旁觀歷史原封展】………
第一百四十八章旁觀歷史原封展
第一百四十八章旁觀歷史原封展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託孤於太師聞仲,群臣隨即擁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紂王,都在朝歌。
於是,朝歌上下,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大甲六十餘萬,兵精糧足,威震天下。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兩人配合,朝野清明。中宮有原配皇后——姜氏,西宮有宮妃——黃氏,馨慶宮——楊氏。三宮后妃,皆德行貞靜,柔和賢惠。前後一片和諧,無俗事煩擾,生活還算自在。
紂王坐享太平,得先王基業,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又有四夷拱手,八方朝服,和四路大諸侯率領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被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八百鎮小諸侯,共三千八百鎮小諸侯屬商。
這紂王生來就聰明伶俐,成長之後,更是力大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他,即位後在父師長箕子、少師比十五上,時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業,名臣賢相的誥言警語的勸諫教育下,也是勵精圖治,以期增光先王,宏振邦。所以當時的政治也還清明,四海也還賓服。只是江淮間的夷人,還時有內侵。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卜,“徵夷方”,紂王決心御駕親征,徹底制服夷人。
因為有截教之人幫助,紂王連連勝利。長了見識的他,同時,也因勝利提高了威望。紂王畢竟沒有經歷過人生地大起大落,連翻的勝利,暗暗滋長了他驕橫與逸樂的情緒,有些自大起來,如果不是聞太師在。他怕是早就亂來了。
紂王七年春二月,忽然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徵北不題。
這聞太師一走。問題就來了。
一日,紂王早朝登殿,設聚文武。但見: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噴金爐,則見那珠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同。
天子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3月十五日,女媧聖母聖誕之辰。又是聖父東皇太一和娘娘良緣之日,請陛下駕臨逍遙宮為聖父聖母降香!”
果真如歷史一般展,只聽紂王問道:“女媧娘娘?東皇太一?聖母?聖父?他們有什麼功德?需要朕輕帶著萬乘前去降香。”
商容奏曰:“女媧娘娘和聖父東皇太一乃上帝神女和天帝聖父,有造人的聖德;另有,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聖父用乾坤鼎堵住天口,女媧娘娘乃採五色石之,再以聖父乾坤鼎輔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明百姓立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