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3/4 頁)
直到現在想起來,黃山依然感覺到那實在是一段非常不錯的時光,一切事物雖然有些過於嚴格,但你根本無須去多想,搞好自己訓練就是一切,可出了那兒之後,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感覺了。
而倘若當時真得全軍歸了神州軍,大約他也就無須此次再作出什麼選擇了,
“倘若真的被重新整編之後……”
實際黃山的心中,不敢想像如果神州軍重新整編的皇家第一師會是什麼模樣!當年那些被他好不容易送走的刺頭,又要遍佈他的手下。
“這件事絕不可以發生!”
失去自己所有的權勢,一切全部交給別人前進決定,這是他不能容忍的事情,至於能不能抗清,他根本不關心,他關心的僅僅是自己的權勢。
因此,他有相法,而且已經開始了行動。像這種事一但開始就不會再停止下來,直到成功,或者完全失敗並且事敗身死才能結束。
隨著黃山的行動,還真給他在隆武朝找到了一班志同道合之士。
第一個卻是黃澄,他就是黃鳴俊之子。現在由他擔任著王忠孝新軍的參謀官。雖然不拿事,然而由於陳天華稟著仁厚對待官員的官場傳統,所以其父被斬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地位。
而他正代表著新軍當中的部分不滿的軍官、士兵。他們都曾經是黃斌卿的親信人物,當年被朱聿鍵以五千火槍換了來。初時由王忠孝率領,雖說訓練苦了些,只是他們的地位卻不曾動搖過。
而到後來,陳天華在神州軍的支援之下,接手朝政之後,隨即更換官員之類的事情也並沒有觸動到他。
可是來管事的人卻已經發生了改變,那些軍官來自於神州軍,幾聲考核下來,這些黃斌卿的手下,相當一部分落榜,降職甚至乾脆成了小兵,這就是這些人不滿之處。再者這一支部隊當中,相當多數人的家眷依然還留在寧波城中,並沒有隨著百姓們來到中華明月灣。
因此,這支部隊實際是一支不穩定的部隊,由於黃澄的特殊身份,很快這些不得志的人就暗暗的團結到他的身邊。
當然,作為已經與博洛相交的黃山來說,他自然不會把鄭芝龍的關係一一黃鳴俊之子介紹給博洛,雖然黃澄曾經見過博洛,然而博洛現的隱的黃山軍中,等閒不露出面目,的黃山的刻意為之之下,黃澄自然見不到。
而對於軍制並不精通的陳天華,此時正致力於朝廷官員的改組之上,並沒有過多關注這件事,結果這件事就促成了黃山待不滿的人,發動兵變的提供了便利條件。
那麼說,隆武朝之中,不滿的人僅僅就這幾個嗎?
完全不是,不滿的人實際很多。因為陳天華對於隆武朝的改組實際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變革,在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時,極容易造成不滿,而且是相當多過去的獲益者,也只有他們才有能力進行抵抗。
這外面就以黃山、黃澄等人為代表,尤其危險的是宮裡面麼,卻以鄭彩雲為代表。
曾後雖然在上次也站錯了隊,而且她的外戚大約是在嶽效飛來到這兒時,殺得最多的,可她並不會因此而反叛朱聿鍵。
少年夫妻老來伴,雖然屢屢站錯隊,可並不代表她就會拋棄朱聿鍵而投向清廷,那對於她來說沒有立半點好處。
但鄭彩雲卻是不同的,她僅僅只是鄭家安排在宮中的一枚棋子。隨後她倒向了黃鳴俊一邊,反而與送他進來鄭芝逵倒不那麼親近。而嶽效飛來到這兒之後,她宮外的最大勢力黃鳴俊被殺,使她失去了幾乎所有。
一向與嶽效飛唱反調的她在後宮之中已經完全失寵,現在得寵的只有那個與宇文繡月關係相當好的陳妃。而陳妃的命運將來會比較奇特,大家等著往下看吧。
因此,失寵、失意的鄭彩雲此刻的心情正是“窮則思變”,而她的變是要與某些陰謀一起來臨的。
當然,在整個閩地之中,不滿的不僅僅是這些人。原告鄭家那些被鄭森排除在軍隊之外的大佬們同樣不滿。
其中,包括了掌管生意的鄭彩。雖然他管著鄭家的錢糧,可現在即沒了南洋的生意,扶桑又正在被“救世軍”的攻略所困擾,就算有些物資糧食也全都進入了“神州自由邦”的腰包,哪有他什麼事啊。
故此,他也是不滿的人,不過他不滿的是鄭森。
並且,因為這一點,便促成了他與黃山的勾搭成奸,而這一切卻又完全出自鄭芝龍對於清廷不公待遇的不滿。
可是鄭芝龍的不滿,在博洛小巧的手段之下,這些不滿發洩方向卻不是清廷,這些不滿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