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部分(第3/4 頁)
“哦,你就是陸展鵬,我知道你。現在阮大鋮已經死了,你找我所為何事?”
隱約之中,博洛感覺到這件事似乎與宇文繡月有關。
“回大將軍,草民以下所說句句屬實……”
青衣青年跪在那兒,頭也不抬,只是一五一十的把阮大鋮交待事情全盤托出。
博洛越聽越是心中驚訝,他沒想到宇文繡月不但沒死,而且被黃山藏匿起來。如果不是博洛熟知阮大鋮的為人,知道這樣手段定然是他早先安排下的“殺招”的話,自己一定不會相信眼前這個青衣人所說的話。
但這個計策既然出自阮大鋮的安排,那就合情合理了。唯一博洛感覺到難以理解的是,黃山有什麼理由“收藏”宇文繡月?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猜測起完全沒有的可能。
“難道黃山居然是為了美色嗎?……”
宇文繡月的美麗,這已經是定論,如果不是知道這個女人隨時會用生命為代價為嶽效飛保持貞潔的話,博洛自己也會去嘗試一下能不能得到佳人的青眼有加。
可這樣的事,如果放在黃山那樣的人身上,未免太不合情理了。
底下的青衣青年可不管博洛如何想,只管把阮大鋮交待的話一五一十的說出來。
“據阮大人猜測,黃山定然是想要叛降中華神州方面,而他的進見禮就是宇文繡月,以及金陵城,僅此兩樣已經足以使他在中華神州中安身立命,安享榮化富貴!”
博洛聽著他的話,心中急速的思索起來,越想越是後悔。
那麼他後悔什麼呢?咱們下章再說。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博洛的確是後悔了!他後悔什麼呢?
他後悔的是,自己只顧著攏絡黃山手下的黃家第一師,而得罪了鄭芝龍。說白了鄭芝龍的反叛,完全是因為博洛偏向黃山,而導致失望之後的行動。
博洛心裡想:“倘若……”
是啊!倘若當初在福州城一戰的時候,自己及時向鄭芝龍坦而言之,說明當時的情況。然後回到江南之後,再設法除掉黃山為鄭芝龍洩憤。
相信鄭芝龍忠誠的情況比之黃山要好的多了,心中固然傷心,但他一定能理解,而且也能好好配合。
事實是直到鄭芝龍到達金陵城的時候,博洛依然有機會這麼幹,唯一使博洛最終放棄這個想法依然是因為“人質”的問題。
畢竟“人質”是由黃山手下的火槍隊來看守的,真是如果發生了火併的話,只怕黃山要行攜帶“人質”出逃,或者乾脆殺了“人質”來個魚死網破。那個責任,可是哪個也擔當不起的。
所以,博洛出賣了鄭芝龍,可現在?
現在!顯然是報應來了!
而且,現在已經到了一個極為兇險的地步。如果阮大鋮判斷沒錯的話,那麼黃山再次叛降,與神州軍奪取金陵城的舉動,大概就應該在這一兩天開始。
博洛之所以如此想,那是因為此刻黃山面前幾乎握有的障礙已經完全掃除。最大的障礙是鄭芝龍,他已經被殺。而人質和被藏起來的宇文繡月,隨時都可能被黃山偷偷獻給神州軍,到那時……。
現在,大約就是到了當機立斷的時候了,可是應該如何做呢?如何才能保得住人質,或者說宇文繡月,兩方面最少有一個方面完全握在手中才行啊!
博洛能夠保得住他的王牌嗎?他能夠處理得了手握重兵的黃山嗎?咱們下節再講。
44節 三杯壞酒
就在博洛收到訊息,打算對付黃山的同時。
已經落到人家算計當中的黃山並不知道這件事,他原以為自己做的事天衣無縫,死人阮大鋮和鄭芝龍已經不會再給他找什麼麻煩了,可事實完全不那麼回事。
我們中國不是有句古話“螳螂補蟬、黃雀在後”,而這次江南的混亂不但後有黃雀,黃雀後面還有鷂子,鷂子後面還有老鷹。
所以說,現在的江南實在是熱鬧非凡。
除掉了阮大鋮與鄭芝龍的黃山,手中又握住了宇文繡月母子這兩張王牌,心情的確放鬆而且也相當高興。
同時,今天他也收到來自嶽效飛親筆的承諾,以及赦書。不但赦了他在福州城反叛的罪,而且保證他的財產,未來的官職、前途。
可見嶽效飛的讓步是夠大,當然這也使明白嶽效飛稟性的黃山有了一絲沒由來的擔憂,不過很快他把嶽效飛的讓步的原因歸結到他對於宇文繡月的關愛之上。
“感激”之餘,黃山在宇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