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不相上下。
前段時間,我還在為沒有遇到其他修道者而苦惱,沒曾想短短一天內,我接連遇到了五位修道者。
最前方那個梳著中分頭的青年應該是嚮導,他面上帶著媚笑,不斷對著後邊幾人點頭哈腰,時而還衝周圍指指點點,嘰裡呱啦說些聽不懂的話語。
倭國人?
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我從小看抗戰片長大的。經過這麼長時間薰陶,對倭語也算有基本瞭解。其中兩句最為深刻:八格牙路、米西米西……
“那幾個是倭國人”表哥也聽到對方交談聲,等對方走遠了才小聲嘟囔:“聽我爸說,他們是來咱們慶河縣投資建廠的。”
乾爹是做工程的,對縣裡的訊息要靈通許多。
看他們遠去的方向,是衝著海蟾宮……倭國人來那裡幹什麼?難不成也拜見劉道君,好像他們不信這個。我小時候受抗戰劇薰陶太深,已經形成思維定勢:倭國人根本沒有好傢伙。
而且直覺也告訴我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幾個倭國人絕對不是因為好奇。
雖然很想繼續看下去,但是表哥在旁邊一個勁兒叫餓。我只能隨便指了家飯館,門簾上幾個大字“新野臊子面”。這種麵食以前在廖陽鎮吃過,味道很不錯。
吃飯人太多,我們等了足足半個小時,兩碗臊子面才端上來。
大塊大塊的熟牛肉,麵湯裡灑著綠油油的香菜、鮮紅鮮紅的油炸辣椒……但看著就讓人食慾大增。
我們哥倆兒互相間也沒有客氣,一人捧著一海碗猛吃起來。
夾了一筷子面放入口中,香味、辣味、大料味混和在一起,讓我吃的頻頻點頭,隨後口中滋滋溜溜響聲不斷。
其實不單我吃相不雅,環顧四周,大多數人都如此。
新野臊子面是本土美食,慶河人都好這口。更重要的是這家麵館門臉不大,做的卻地道、夠味。
一指多寬的麵條吃在嘴裡,軟滑順溜有嚼頭,再就上一口香辣可口的熱湯,直讓人精神大振,舒坦萬分。
二十分鐘時間,我風捲殘雲將臊子面吃完,伸了個懶腰一抹嘴,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吃完飯、結賬,我們在山門口下坐上公交車趕回家。
***
下午還豔陽高照的天氣,到了晚飯時間天空陡然變暗,頭頂飄過一團烏雲,將整個慶河縣城完全籠罩在黑暗當中。
聽父母睡熟後,我悄然從床上坐起身子。幾個呼吸,陰神一躍而出,飄飄乎穿牆而過,向院外走去。
進入燃三燭境界,我現陰神對外界的大風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不像先前那樣,遇到大風就急忙躲閃。當然在獵獵罡風下,陰神仍然無法維持形態,很快就會被吹散。
縣城夜生活遠比廖陽集市熱鬧得多,此刻已經晚上十一點,街道上仍然人來人往,沿街夜市攤人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