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4/4 頁)
會讓我失望。
給那條大鯉魚出到神識,讓它噙著青銅鼎朝下游奔去,我則操縱老鱉一路跟隨。
到達省會地界,我繼續操縱那隻老鱉在沙灘上挖了個小坑,然後將青銅鼎埋入其中。
一切做好,這才返回市裡邊,陰神帶領阿黃來河邊取鼎。
阿黃順利取到青銅鼎返回宿舍,我迫不及待接過來,湊著夜色來回擺弄。
足足觀察了十幾分鍾,自己也看不出有什麼異常。上邊那些稀奇古怪的符號好似某種陣法,可我完全不認識。甲骨文、小篆、蝌蚪文,或者就是天書?
無奈我只好用神識試探下去。無量他個天尊……神識剛深入其中,我就差點把青銅鼎扔掉。在這裡邊,自己竟然感覺到磅礴的血煞之氣。
直覺告訴我,這些煞氣很危險,如果神識貿然進入其中,很可能被它們煉化掉。
這玩意兒,到底是什麼東西?
第六十六章遠行
更新時間:2013…5…811:31:05本章字數:3707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對這個青銅小鼎上的文字產生了很大興致。可惜自己手頭資料有限,等將上邊的文字完全拓印下來,現仍然是一個都不認識。
無奈之下,我只好把拓片影印後在修道論壇裡,想看看這上邊有人認識不。當然自己也留了個心眼,我將拓片分成十幾份,只把其中一份上去。
星期天,我又特意跑到網咖開啟帖子。
帖子後邊的回覆倒不少,足足三頁。不過仔細閱讀後卻相當失望,很多網友認為這拓片上的文字是我自己胡編亂造出的,以此來考驗大家智商。
我有那麼無聊嗎……正準備關閉帖子,滑鼠再次停住。第三頁末尾有個叫餘君子的在下邊回覆,說這拓片上的文字筆法嫻熟,圓通自容,不可能是隨意編造而出的。而且從文字風格上看,和禹王碑很相像,極有可能是上古時期的文字。
在其他地方還能找到這種文字嗎?我下意識在網上打出“禹王碑”三個字。
網路真是個好定西,不到兩分鐘時間,我就找到一張禹王碑文字圖片。
禹王碑,因最先現於衡山岣嶁峰,又稱岣嶁碑,位於嶽麓山頂禹碑峰東,與黃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護界譽為中華民族的三大瑰寶。
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個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有人猜測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說是道士偽造。
真像,只看了一眼,我就能確定這兩種文字應該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青銅小鼎上所雕刻的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