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頁(第1/1 頁)
阿諾斯星域除外。 這裡堆的‘奇觀’太多,跟它們相比,【大型汙染源】的強大不再具有碾壓性,而它所具有的不穩定性則在先後順序上拖了後腿。 “阿諾斯體系”和“靈性潮汐”,在穩定性上堪稱一騎絕塵。遊彥能察覺到,曾經有不止一個阿諾斯對這兩個資訊媒介進行過修改和重組,直jsg到達成他們想要的最終效果為止。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遊彥恍然大悟——他就說靈性潮汐這種帶有多個正面buff的‘自然奇觀’存在穩定的運轉規律太不科學了。 要知道就算是c國的母親河,在為人類帶來勃勃生機的同時,也帶來過無數次的決堤。 那還是在沒有超凡力量的地球,換成存在超凡力量的異世界,靈性潮汐帶來的負面影響只會比河流決堤更可怕。 但就像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征服和改造了母親河一樣。遊彥他們遇到的靈性潮汐也是已經被改造過後的、安全無害的自然饋贈。 靈性潮汐是阿諾斯順從自然法則所做的一點小小改動,阿諾斯體系才是阿諾斯從無到有親自建設和完善的‘藝術品’。 只不過之前,遊彥他們對它的認知停留在‘將整個星域變成一個整體,自行運轉維持阿諾斯文明的基礎需求,將阿諾斯從日常起居這些瑣碎小事中徹底解放出來的工具’上。 而現在,藉由【靈性萬花筒】,遊彥對它的認知更進了一步——它是專門為阿諾斯準備的大型增幅器。 遊彥甚至是慢了半拍才意識到這一點,沒錯,阿諾斯怎麼可能不在自己的主場留下點什麼?在衝擊文明飛昇的時候,他們難道沒考慮過飛昇失敗後可能要面對的反噬嗎? 連諾阿都知道在‘認知型災難’裡藏一手,更別說阿諾斯了。在下定決心準備衝擊文明飛昇時,他們也一定會為飛昇失敗做好準備。 阿諾斯體系就是這個準備裡的一環——它是阿諾斯星域的屏障,也是阿諾斯文明最大的底牌。 眼下距離阿諾斯飛昇已經過去了漫長時光,遊彥無法還原他們當初的整個計劃,但阿諾斯體系絕對在這個計劃中佔據了不容小覷的地位。 因為遊彥已經感受到了阿諾斯體系給予他的全方位‘增幅’——他在開啟【靈性萬花筒】後會暫時進入阿諾斯的最終形態,而眼下,這種暫時性的最終形態變得無比穩固,那條橫亙在最初形態和最終形態之間的溝壑被輕易跨越,向他展露了阿諾斯所擁有的力量。 遊彥掀起的靈性力量以異星為圓點層層擴散,這片平靜的大海開始湧動,遊彥好似變成了漩渦,無邊無際的靈性力量湧入他體內。 初始形態的阿諾斯容納不了那麼多靈性力量,但最終形態的阿諾斯不存在容納不了的問題,還能源源不斷的跟靈性物質共鳴。 無邊無際的靈性力量匯聚成巨浪,拍打著異星,沖刷著這片星域,遊彥站在風口浪尖,駕馭著巨浪,理解了阿諾斯構建的靈性力量體系。 他們走進了誤區,阿諾斯的靈性力量體系在乎的從不是智慧生物體內能容納多少靈性力量,阿諾斯將自己視作靈性物質中的一員。 天地間的靈性物質匯入阿諾斯體內,又重返天地,就是最為明顯的證據。 他們立足於無邊無際的廣袤大海,與靈性物質共鳴,透過靈性物質解析世界、重組世界。 就像呼吸一般簡單,靈界悄無聲息的浮現,覆蓋在物質世界上,像兩個互不干涉的圖層,同時存在於遊彥的視野中。 遊彥抬頭看去,熟悉的靈界大門高懸於半空中,與太陽遙遙相對。 遊彥看向四周,鬱鬱蔥蔥的森林鳥鳴聲接連不斷,一扇扇木門從中浮現,遊彥意識到,靈界中的木門並不存在距離概念,遙不可及和觸手可得只在一念之間。 原來這才是最終形態的阿諾斯所看到的世界,原來這才是靈界正確的開啟方式。 遊彥之前那種進入靈界開啟木門的方式,本質上跟靈性潮汐期間出現在異星上的‘靈界’沒什麼區別,都是不穩定形態下的偽·靈界。 真正穩定的靈界,就存在於物質世界之中,只是絕大部分智慧生物都無法穩定且長期的注視著它。 遊彥低頭看了眼自己,靈性物質構成的煙霧緩緩瀰漫,只剩下一個的腦袋旋轉三百六十度,感受了下能同時看到前後左右的特殊視覺。 轉動一圈腦袋是人類的本能賦予遊彥的習慣,實際上,遊彥壓根沒必要轉動腦袋,就能看到身後的場景。 雖然知道阿諾斯跟人類不是同一個種族,但直到此刻,遊彥才真正感受到了阿諾斯的非人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