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1/1 頁)
遊彥拉近距離,特殊星球的真面目浮出水面,星球表面遍佈風沙,連綿不絕的山巒在大地上起伏,幾乎看不到平原、沼澤和丘陵。 靈性探索儀的視線沒有被尋常障礙物遮掩,他透過風沙看到了這些山脈粗糙的表層,沒有綠色植被,只有被狂風吹動的黃沙以及黃色、黑色、紅色地面。 遊彥視線下移,越過群山,墜入地面,地底的色彩比他想的更jsg豐富,各種顏色的石頭在地表下勾勒出畫家難以想象的大膽碰撞,讓人有種地底之下生機勃勃的錯覺。 遊彥將他跟靈性探索儀的連結切換成覆蓋連結,用直接讀取資訊的方式來確認這個特殊星球到底存不存在文明。 之前那些特殊星球給遊彥展示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以證明文明的存在形式絕非人類這一種,那礦石誕生智慧似乎也不足為奇。 所幸,他讀取到的資訊中確實不存在文明的跡象,那些色彩不一的礦石是‘礦物演化實驗’的成果,而非生命的象徵。 遊彥習慣性的去找地心深處的黑匣子,順帶讀取‘礦物演化實驗’相關資訊,發現這個星球的地心也同樣遍佈各色礦石,換句話說,這個星球完全是由各色礦石組成的。就連黑匣子,都變成了礦石質感。 這是“礦石演化實驗”帶來的影響,該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特殊的礦石。 不過這個實驗的情況跟‘大災變實驗’差不多。設定該實驗時,阿諾斯文明還在摸索材料和礦物的發展,但在該實驗出成果之前,阿諾斯文明已經跨越了材料的限制,換句話說,該實驗還沒出成果就已經被淘汰了。 所以阿諾斯文明給它收了尾——佈置預防設施,避免實驗風險洩露,避免實驗危險等級上升——然後將它留給了後來者。 實驗負責人不再出現,由黑匣子負責後續的實驗進展,成百上千年的時光鑄就了遊彥現在看到的特殊星球。 遊彥讀取實驗負責人的相關資訊,發現又是熟人,正是負責武器建設和能量迴圈系統的那位——也就是“大災變實驗”的負責人。 話說這個負責人的兩個實驗好像都是同一個結果,都是實驗思路跟不上阿諾斯文明的科技發展進度導致半途而廢,實在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真實水平。 ‘礦物演化實驗’經歷了阿諾斯文明在邁入太空後為了資源四處奔波的時代,經歷了阿諾斯文明建設星球的歲月,也經歷了阿諾斯文明改造星球的時光。 它曾經跟阿諾斯文明有過密切的接觸,又隨著時光的流逝、科技的進步而被遺忘,最終重歸寂靜。 遊彥繼續回溯資訊,剛邁入太空的阿諾斯文明與後來的阿諾斯文明在形象上存在區別,他們最初有著可穿脫式的‘身體’,既可以脫離‘身體’在靈界行動,也可以穿上‘身體’在現實中行動。 最讓遊彥驚訝的是,阿諾斯文明的最初形象是類人形態,雖說並非跟人類一模一樣,但頂多是多了一個腦袋、兩隻手而已。 多的那個腦袋長在胸口,是阿諾斯文明感知並使用靈性力量的本源所在,而可穿戴的‘身體’上則沒有這個腦袋,只有脫離‘身體’的那部分才有完整的形態。 所以也可以說,阿諾斯文明真正的本體是‘靈魂’,而非‘肉·體’。 遊彥對比了一下這兩個形態的區別,發現他們後期,不僅拋棄了肉·體,就連最終的靈魂也不存在確切的形態——這是阿諾斯文明推開‘靈界大門’需要付出的代價?還是進化的必然? 這個念頭在遊彥腦海裡飄過,又被暫時擱置。 他從黑匣子上讀取到了新資訊,黑匣子推進了‘礦物演化實驗’的下一階段,激烈的靈性波動在星球上蔓延。 遊彥朝地表投去視線,所有山脈正在崩塌,劇烈的震動此起彼伏,於是地動山搖。 等星球平靜下來後,原本連綿不絕的山脈紛紛倒塌,到處橫亙著碎石和裂縫,各色礦石從山脈中湧出,暴露在地表。 這是“礦物演化實驗”的最後一個階段,{開採}。 怎麼說呢…… 這個名稱非常形象生動,足夠遊彥明白它存在的意義和作用——這是生怕遊彥沒有趁手的工具挖礦石,連礦石開採的便利條件都給他準備好了。 最可氣的是,遊彥仔細想了想,發現他還真沒趁手的工具…… 遊彥讓黑匣子開啟該星球的能量節點,最後看了眼滿地青紅紫綠的礦石,斷開覆蓋連結,接收了科研艦的掃描報告。 【一號科研艦:結合靈性探索儀回傳的資訊,已完成對該星球的整體掃描,詳細的掃描報告已回傳。彙報掃描結果:{未命名星球}屬於實驗類星球,實驗專案已結束。該星球由高階礦脈組成,具有極高的開採價值,能源迴圈節點已啟動。該星球生態環境惡劣,不推薦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