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2/2 頁)
捏鼻子的、捏眉心閉眼睛的,不矜持的公子控制不住的乾嘔:“yue——” 劉徹原本嬉皮笑臉,看得正高興,還有心思評論天幕上西方女人好不好看。 直到看到開窗時還在思考要不要給自己后妃也弄一兩件那種大膽的衣服,怪誘惑的。 然後…… 劉徹再也不想了。 現在一想到那大膽的衣服,就會想到那婦人“大膽”的行為,然後就會想到那種味道和畫面…… 劉徹狠狠閉上眼睛,試圖把剛剛看到的那一幕徹底忘記。 但是越想忘記,越是無法忘記。 劉徹狠狠罵人:“連蠻夷都不如!” 匈奴算蠻夷,他也沒聽說匈奴會把糞便往人身上澆的! 朱元璋連乞丐都當過,本以為沒有什麼髒汙接受不了,看到這一幕終究是覺得自己還是弱了點。 “歐美?這就是後來打敗清朝的歐洲?就這髒汙玩意?” 他無法想象,這髒汙玩意是怎麼飛速發展,很快就超過幾千年歷史的華夏,並且飛速往前,站在了華夏的頭頂各種打壓。 就像現代人也無法想象,華夏明明曾經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怎麼突然就那麼落後,落後到被群毆到給那麼多國家割地賠款的地步。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歐洲的公元5世紀到15世紀被稱作中世紀,又叫做“黑暗時代”,許多資料斷代,農業迴歸到原始的刀耕火種時代,技術緩慢。這一段時期,是華夏的南北朝到明朝中葉,正是農學家輩出、農業技術不斷提升的時代。】 【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宋朝陳敷的《陳敷農書》,明朝不知名作者寫的《沈氏農書》,明末時期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清朝時期已經發達到封建王朝極致的農業離不開前朝農學家的知識傳承。】 “都是後面的朝代。”嬴政好遺憾,自己看不到那些農書。 大秦剛剛經歷了戰爭,正需要啊! 這一刻,秦漢唐的三位千古一帝齊齊暗恨。 天幕沒放出這些後世書籍的內容,明明知道有這些農書卻看不到,太可恨了! 被點名的賈思勰、陳敷、徐光啟等人齊齊一愣:他們竟然因為農書青史留名了? 還被稱為“農學家”? 要知道“家”可是意味著一門一派領頭人物,後世給他們冠名為“農學家”,就是對他們在農學上的成就極為認可! 想不到,現世不被理解,竟然在後世被認可了。 尤其是那位沈氏,因為明朝八股取士的制度,社會風氣越來越保守,也沒到明末人性解放時期,他偷偷摸摸寫書,書名沒有落款,全程避諱,做賊似的寫書,沒想到特意被點出他的書籍,一時間百感交集。 原來,農學也不都是低人一等,農學家也可以青史留名! 【在中古時代這同一時間段上,華夏農作物種子播種收穫比是1比45,即1斤種子可收穫45斤糧食;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這個比是可憐的1比6-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