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第1/2 頁)
小農經濟社會,吃虧還有個重要原因,對商業合同的法律性質根本沒重視,甚至一直到現代社會,依然有許多人簽約時不好好看合同被坑。 很快,殘酷的資本社會就會讓他們吸收一個慘痛的教訓。 當油商站在美國糧商面前,宣佈不買了時,對方的糧商早有準備,悠哉悠哉拍出合同: “不好意思,你違約了。” “按照我們合同上的條約來算,你違約不要一艘巴拿馬級貨輪的裝載量,就要賠償1億人民幣。現在總共購買了800多萬噸,可以裝載100艘巴拿馬級貨輪,也就是說違約金要賠償100億人民幣。” 油商提起合同,翻閱著十幾頁的合同書,密密麻麻的字看得他當初根本沒耐心看完,更沒注意到其中隱藏的坑人條款。 但是此時他意識到,正是這種他根本沒注意的隱藏條款,會把他推向更無法自拔的深淵。 “你坑老子!” 西方商人一臉無辜,手一攤:“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怎麼能算坑?合同也是給你看過的,一式三份,你也是親自簽約同意了。” “老子沒仔細看!” “不好意思,那是你的責任。”西方商人笑了,有條不紊地幫油商把合同翻到隱藏條款,給他點了點,“現在,你要麼選擇繼續購買這批大豆,要麼選擇賠償違約金。二選一,我不勉強你。” “老子不會就這麼放棄的!”油商氣得重重地一拳砸在桌面,然後怒氣衝衝摔門離去。 西方商人看著對方凶神惡煞不可善罷甘休的模樣,根本不受威脅,反而還頗為高興。 “真是一群野蠻人啊,連合同法都不懂。”西裝革履的西方商人點起雪茄,欣賞著華夏油商怒氣衝衝的模樣,悠閒地吐出一口菸圈: “不過沒關係,他們馬上就會知道合同法有多重要的。” 看到後世商人被合同坑,被天幕提醒過與俄羅斯大使籤合約時被翻譯坑的玄燁立刻基因動了: 記住了! 合同果然很重要,不仔細看就容易被坑! 其他朝代的君王們也受到了啟發。 嬴政看向李斯:“李卿需要多培養一些律法人才,日後與外邦交流,法律合約之事也需謹慎。” 這西方人過於陰險狡詐,與之打交道果然方方面面都得慎重。 劉徹在自己滿朝文武中挨個看過來看過去,眉頭打成死結,最後看向張湯:“這種外國的合同,你懂嗎?” 張湯:“……” 他雖然與趙禹編次律令,制定過《越宮律》《朝律》,在刑獄方面用法嚴峻苛刻,但其實他治獄是以君王主意旨為準繩,還真不是特別的法家。 不過再一想到西方人合同裡玩的文字遊戲,張湯自信了:“陛下,臣可以一試。” 《尚書》、《春秋》這樣的聖賢書都能被他用作刑獄斷案,不過是文辭暗藏鋒機這種事,他擅長。 民間百姓和商人則是聯想到自己,開始緊張起來。 “咋辦,咱都不識字,是不是更容易被坑?”這是雖然不識字、但是需要跟官府或者地主租借農具耕牛的農人擔憂的。 “這麼長的合同,明顯是故意讓人看不下去的,以後還得多留個心眼。”這是經常需要與人簽訂合同的商人,“家裡有賬房先生還是不夠,還得請個訟師。” 訟師相當於古代的律師,幫人寫狀紙打官司,在明清時期留下有關訟師的民間資料和記載比較多,但是在宋朝時期因為商業發達,訟師發展到了一個高峰時期。 宋朝時期因為經商者眾多,已經是百姓接觸合同最多的時刻。 但是從現存的宋朝契約書可以看到,當時的合同普遍非常簡單,一張紙就可以寫完。以致於進入現代化社會後,與西方社會接軌時,不適應現代的合同,沒少被坑。 【國內的油商不是沒有反抗過,但是完全無用。 到後來,不得不請求國家出手,最終才挽回局面。】 油商自以為人多勢眾就沒事,聯合起來抗議。 但是沒用,合同在那裡,哪怕官司打到國際法庭也是吃虧。 甚至美國人還倒打一耙,要告華夏的油商:“你們影響了美國大豆的名聲,還要賠償我們的損失費,在這100億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賠償損失400多億人民幣。” 油商們氣到立刻掀桌,被請來的國家官員強行按住。 “冷靜,冷靜。”勸完國內的油商,還得勸西方商人,“我們考慮一下。” 西方商人洋洋得意地理了理自己的袖口:“我等待你們的好訊息。” 能有什麼好訊息呢? 離開西方人的地盤後,一群油商們絕望地開始給自己找後路。 “我沒辦法,我賠不起。”小工廠的老闆最終只能選擇放棄,“只能宣佈破產了。” 而就在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