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2/2 頁)
,守城時更加意志力堅決,最後燕國大敗不得不退走。 當時的齊國勢弱,沒有任何城市可以給予援助,憑藉這樣的憤恨,以及守城將領田單的能力,即墨不僅僅堅持了下來還孤軍堅守了六年之久,後來帶領齊軍使用“火牛計”擊退燕軍,不斷地收復失地,趁燕國內部新舊交替之際,一舉恢復齊國大國地位。 對嬴政而言,這種祖墳放火逼人投降的招數愚蠢至極,就如同這種用人骨當肥料的方法,又沒用又愚蠢。 三國時期聽得津津有味的眾人也驚呆了。 “為什麼用牲畜骨頭做肥料不用牲畜的糞做肥料?” 劉備十分不理解。 等骨頭腐爛得等多少年,那地裡的莊稼都得長好幾茬了! 就算是磨成粉、燒成灰再做肥料,不覺得費時費力嗎?骨頭哪有糞肥好! “他們戰後不會把同袍的屍骨安葬掩埋嗎?” 曹操皺眉。 他這樣喜歡盜墓的,有時候為了做做仁義的表面功夫也會把敵人的屍骨收斂好,把敵軍將領的屍骨還回去,這種用戰場上人骨做肥料的,比他盜墓還過分。 他派人盜墓取得是錢財,也沒幹過用墓主人屍骨當肥料的事。要是這樣幹了,別說敵人,他手下的幕僚都會指著他鼻子罵。 “用人骨去做肥料,這太過殘忍了!” 孫權說完有些意動,“難道屍體真可以做肥料?那以後我們不把敵人屍體扔江水裡,埋到地裡?” 東吳多水,本就水戰居多,許多士兵戰起時直接死在水裡,也不會特意去打撈。兩軍交戰結束後,直接把敵我雙方的屍體扔水裡也很常見。 但是聽得用屍骨做肥料,周瑜正要勸解千萬不可,孫權自己也反應過來,搖頭:“不行不行,這樣做了,連那曹賊都會嘲笑我東吳野蠻,我可比不能連曹賊都不如。” 在常規情況下,兩軍交戰後清理戰場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掩埋屍體,古人很早就發現屍體腐爛容易滋生疾病。以及古人重視入土為安,哪怕是對待敵人,為了顯示自己的仁義也會挖坑掩埋,東吳特殊的水域是地形限制。 當然,王朝末年亂世就不要想了,打完一場還有下一場,哪裡顧得上埋屍體,趕緊跑路才是。 普通的農人也驚呆了! “為什麼用人骨,不用人的糞肥?” “家裡糞肥不夠去路上撿牲畜肥料也行啊,用人骨能有什麼用?” “他們把人骨當肥料,就不怕鬼魂找上門來報復嗎?” 農人們完全無法理解,只覺得外邦人的做法既不合倫理,也不合常理,完全不能理解。 在農村,有些年齡太小的孩子,力氣不夠不能幫家裡幹活,就會被父母派去路上,看到牲畜的糞餅撿回家做糞肥,一直到90年代的鄉村,依然有許多人小時候有過撿糞餅的經歷。 但是從來沒人說要去撿人骨頭回來當肥料的,小孩如果不懂事無意中撿回誰的骨頭,只會接受父母的竹筍炒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