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第1/2 頁)
“來人,抓這李大戶去官府!” 李大戶被抓了還一臉懵,而隨後趕來的羅父羅母看到秋胡後心虛又驚訝:“女婿,你竟然還活著?” 完全不敢再提讓羅梅英改嫁的事。 但是羅梅英反而堅定要和離。 羅父羅母也不理解,昔日秋胡被傳死訊,那麼艱難時不願意改嫁,怎麼現在秋胡榮歸故里反而要改嫁? “都怪我,是我的錯。”秋胡把自己回家途中的輕浮舉動說完,再次向羅梅英道歉。 “是老身沒教好兒子,都怪我!”婆婆劉氏哀求著羅梅英,“你就原諒秋胡吧!” 最後,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 【最後羅梅英當然是選擇了原諒~】 【又是一個大團圓結局~】 原作者石君寶撓撓頭:總覺得天幕的語氣奇奇怪怪?難道大團圓不好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羅梅英堅貞,秋胡浪子回頭金不換,豈不是絕配! 【馬致遠的《江州司馬青衫溼》,又名《青衫淚》,源自唐朝詩人白居易及其《琵琶行》。】 白居易:???又來? 他好想說:放過我吧! 他的弟弟白行簡笑嘻嘻:“還好,我的《李娃傳》已經成書了,後人沒法學。” 白居易突然表情詭異起來:“元朝的文人不會是學的你吧?” 《李娃傳》講述唐玄宗年間的名妓李娃與所愛士人滎陽公子歷經磨難,終於圓滿結合的故事,也是大團圓結局,跟這元朝戲曲的風格很像! 【白居易造福了多少人,從唐宋元到日本,若是登記版權,別人學一下他就得交錢,白居易靠著版權都能成富翁了。】 【這個《青衫淚》算是白居易的同人故事,因為講述的是白居易與官妓裴興奴的故事~】 歷史上的白居易被貶,遇到了琵琶女,寫下了《琵琶行》。 但是元雜劇裡,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後,裴興奴發誓為白居易守節,老鴇貪圖茶商劉一郎的錢財,合謀起來造假,偽造白居易家人的筆跡給裴興奴寫信,謊稱白居易已經病死。 裴興奴悲痛欲絕之際,老鴇把她賣給了劉一郎,隨著一起南下。 南下途中,白居易好友元稹恰好來探望白居易,一起泛舟湖上,聽到裴興奴正在悲傷地彈琵琶,元稹告訴了白居易,白居易與裴興奴相認,才知道自己被假傳死訊。 此後,裴興奴被白居易帶走,元稹回朝後將此事稟告皇帝,皇帝杖責老鴇,流放劉一郎,讓白居易官復原職,給了裴興奴側室身份。 白居易有點想罵人。 自己寫個詩,還變成了戲本子裡的“男主角”,又是青樓女子又是側室的,他在後人眼裡就是這種風流形象? 元稹哈哈大笑:“託你的福,我也有了戲份。” 白居易被刺激多了,反而沒那麼生氣:“別急,沒準你還有大戲。” 白行簡繼續刺激哥哥:“兄長可真是受歡迎,大家都很喜歡你!”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這個石君寶還該寫過白居易弟弟白行簡的《李娃傳》,改成了雜劇《李亞仙花酒麴江池》。】 【不過白行簡最出名的其實是他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陰陽交歡嘛,沒錯,這是一本房中術書籍,被稱為“唐朝色/情文學的巔峰”,可以與《遊仙窟》有的一拼。石君寶怎麼不改這本書呢,古人還是保守了點啊!】 白居易先是哈哈大笑:“阿憐,元人也很喜歡你。” 緊接著就聽到了房中術書籍,還是色啥巔峰…… 白居易的臉色漸漸慘白:“完了,白家的清譽,完了……” 白行簡表情訕訕:“這種房中術天幕怎麼也說,萬一後世人真排了戲,豈不是連累我……” 元稹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恭喜兩位白兄,天下聞名了!” 白居易冷冷瞪著好兄弟:“我記得,你好像寫過《鶯鶯傳》,你說元人會不會放過?” 元稹:“那肯定不會……” 誰知—— 【還有王實甫的《西廂記》,源自唐朝元稹的《鶯鶯傳》。】 【《鶯鶯傳》又叫做《會真記》,元稹將故事講給李紳聽,李紳作《鶯鶯歌》,元稹寫了這篇傳奇。】 【金代董解元將《鶯鶯傳》改為《西廂記諸宮調》,王實甫又在這個基礎上改編成了雜劇《西廂記》。】 【劇情上,從元稹曾經的始亂終棄渣男變成了痴情書生,鶯鶯也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一系列的阻攔和障礙,與書生張君瑞長相廝守,變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此劇也成為了王實甫的代表作,王實甫被認為是華夏戲曲史上“文采派”的代表。】 渣男元稹:“……” 這元人,就緊著他們三兄弟薅靈感嗎? 都不知道換個人的書改? 白行簡拍著桌子笑得都快直不起腰來。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