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第1/1 頁)
【可惜,歐美的美人魚被他們殺滅絕了。】 “美人魚?那不就是鮫人!” 清朝時期,因為西洋人與華夏的交流越發頻繁,沿海地區的商人或者學者也與西方人有了更多文化上的交流,知道了華夏的鮫人在西方叫做“美人魚”。 於是有幾位知情的學子異口同聲: “鮫人竟然被殺絕了!” “鮫人竟然長這樣!” 看看天幕放出的儒艮模樣,一時間心情都有些崩潰。 但是再一想想性情溫和慘遭滅絕的巨儒艮,又有些同情。 “這西洋人,真是趕盡殺絕毫不留情!” “我們捕獵都講究不傷孕獸、小獸,他們怎麼毫不講究!” 一些會參與狩獵活動的貴族子弟也在討論。 華夏也有秋獵,之所以特意選在秋季,一是因為秋季貼秋膘,獵物會比較肥碩;一就是春夏季時期,動物要繁衍生育,多孕獸、小獸,若是捕殺孕獸小獸有傷天和。 在華夏的傳統觀念裡,始終是有“天人合一”的樸素自然觀念,是很重視繁衍生息,也包括重視動物的繁衍生息。 【歐美不僅對別人的國寶下得了狠手,對自己的國寶也是。】 【美國的國鳥是白頭海雕,差點被自己毒死絕了。】 白頭海雕是一種非常威武霸氣的猛禽,成年白頭海雕的身高能夠達到1米以上,翼展更是在2米左右。飛行速度為56-60k/h左右,讓它一度成為北美天空中的霸主之一。 美國建國之初,美國人認為,白頭海雕剛毅勇猛,正適合美國的國民精神。 1782年6月,白頭海雕被美國國會透過決議、定為國鳥,成為美國國徽圖案的主體。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白頭海雕性情兇猛,會搶奪漁民捕獵漁網中的魚,在自身權利受到侵襲後,人們可不管你是不是國鳥,紛紛舉起□□瞄準自家國鳥。 美國人來源自歐洲那喜愛狩獵的本性還讓大量獵殺俱樂部紛紛成立,戶外愛好者以獵殺白頭海雕數量為標準評判槍法好壞。 從1917年到1953年,十幾萬只白頭海雕葬身□□之下。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在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8 【說起文化影響力,就不得不說華夏在亞洲的“中國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