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頁(第1/1 頁)
這一年11月,光緒皇帝駕崩;慈禧太后病逝,前後僅隔一天。 同年12月,溥儀被立為皇帝。 當西方人已經進入新時代新社會,在各種新興的娛樂專案、體育活動中盡情享受生活時,華夏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處在歐洲列強的欺辱、日本人的侵略之中,處在滿洲皇室依然為了皇權勾心鬥角、不顧外患只顧皇位的內鬥之中。 【直到1932年,大清已經滅亡了,國家正值風雨飄搖,劉長春作為華夏的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5 【古奧運源於古希臘,與古希臘尚武的風氣有著密切的關係。】 【公元前9-8世紀,希臘從氏族社會向城邦制奴隸社會過度,城邦各自為政,城邦之間戰爭不斷。戰爭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強壯。而體育是培養能征善戰士兵的有力手段。】 天幕放出影視劇裡的斯巴達勇士訓練,那腰間只圍一塊布,從小孩開始就開始搏鬥、廝殺的場面,看得很多古人不適。 “怎麼有這麼多孩子?不會都是希臘的朝廷強制徵丁來的吧?” 苦於戰爭和朝廷兵役的六國人,想起了戰亂時期最艱難的那段日子,有了感同身受的苦,甚至因為孩子的年幼更加心疼。 “還這麼小,比我們那時還苦。” 【斯巴達城邦兒童從7歲起就由國家撫養,並從事體育、軍事訓練,過著軍事生活。可以說,戰爭促進了希臘體育運動的開展,古奧運會的比賽專案也帶有明顯的軍事烙印。】 【然而,連續不斷的戰事使人民感到厭惡,普遍渴望有一個賴以休養生息的和平環境。後來斯巴達王和伊利斯王簽訂了“神聖休戰月”條約。】 【此後,為準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競技,逐漸演變為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古代奧運會初步形成。】 現在,輪到剛剛還在心疼孩子的古人羨慕了。 “這都可以!” 天幕特意放出了戰爭與古代奧運會的對比。 城邦之間的戰爭,同樣是冷兵器,是盔甲、刀劍與馬匹的衝鋒廝殺,是血液與性命換來的勝利; 但是古代奧運會哪怕比較原始,也只是爭奪第一,而不需要拼命。 這對於普遍認為戰爭就是雙方廝殺的古人來說,多好啊! 而對於有些帝王而言,似乎找到了給成年男子發洩體力的地方。 “戰爭可以用體育代替,那麼民間反賊不服是不是也可以取代?” 【冷知識,早期的古希臘奧運會只能允許男子參加和觀看。因為,參賽的運動員都是□□的!】 【其實,最開始他們也是穿兜襠布,相傳是荷馬時代流傳下來的習慣。 但是在公元前724年的第15屆奧運會上,墨加拿城邦年輕的運動員奧爾西波斯,在賽跑比賽中不慎把束在自己腰上的“兜檔布”給散落了,但他仍然堅持比賽。其他運動員發現□□更方便,加上古希臘人本就有裸身的習慣,後來就徹底□□。也就有了我們現代看到的各種古希臘運動員的雕像都是□□。】 古人:“……” 原來天幕放出的小孩只圍了一塊布已經是含蓄的,成年人竟然更不含蓄! 偏偏怕什麼來什麼,天幕直接放出了古希臘的□□雕像! “閉上眼睛!” 宋明清那些保守的朝代,一個個家長手忙腳亂。 大人在捂小女孩的眼睛: “不許看!” 男人在捂女人的眼睛: “女孩子都不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