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第1/2 頁)
唐朝歷代皇帝都很重視馬球運動所特有的軍事訓練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唐代軍隊非常注重運用馬球運動培養軍事人才,在禁衛軍和神策軍以及各地駐軍中,都經常開展馬球比賽。 在軍營的馬球場中,兩支軍隊各自派出馬球手準備交戰。 裁判高聲喊道:“今日兩支馬球隊,分別是禁衛軍和神策軍!看看最後誰勝誰負!” 高臺之上,是帝王與其他貴族,來觀看馬球賽也是觀看騎馬訓練如何。 大唐的馬球賽十分激烈,動輒有人在比賽過程中受傷,旁邊還有太醫在候著,有沒參賽的其他士兵在旁觀,作為啦啦隊時不時吶喊一下。 大唐皇帝開明,對此並不禁止,比賽時場上場下都很熱鬧。 場內,兩支軍隊已經開始了賽前的“垃圾話”攻擊: “禁衛軍算什麼,回去巡街去吧!” “神策軍去守城門去吧!” 裁判開始發球:“開始!” 馬球比蹴鞠的球要小,也更硬,剛剛丟擲,就被馬球手揮舞著球杆拍走:“啪!” 場內,駿馬奔騰,球杆撞擊,震的馬球手手都麻了,一不小心就脫杆,還有人在這樣的撞擊中把骨頭撞斷。 場外,其他士兵激動大喊: “傳球!傳球!” “射門!” “攔住!” 貴族一邊觀看,一邊商議:“我看神策軍更厲害,要贏。” “我看還是禁衛軍厲害!” 【馬球在大唐還被當做一種外交手段。】 “我吐蕃人身強體健,非常擅長馬球。”吐蕃使者在大唐朝堂上驕傲地介紹自己帶來的馬球手,“這是我們的馬球好手。” 唐中宗李顯不甘示弱,微微一笑,語氣裡同樣傲然:“我大唐馬球也有幾名好手!” 雙方立刻讓各自的馬球手開始交戰,然而吐蕃穩佔上風,吐蕃使者非常驕傲:“哈哈哈哈,看來還是我吐蕃馬球手厲害!” 李顯的臉色頓時不好看了。 這時,他的親信提議:“陛下,臨淄王善馬球。” “讓他上。”李顯想了想又補充,“不許給朕丟臉。” 臨淄王,還有另一個後世更熟悉的名字,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與嗣虢王李邕,以及駙馬楊慎交、武延秀4人翻身上馬,雄赳赳氣昂昂策馬上球場。 最終,李隆基馬球術高超,率隊成功取得勝利。 吐蕃隊的馬球手只能認輸。 李顯龍顏大悅:“賞!” 已經登基的李隆基看到往事,頗有些驕傲:“朕的馬球術的確不錯。” 看天幕都誇他了,看來他還是有點優點的嘛。 “不如宮中組織一下馬球比賽?朕來當評委!”李隆基有些懷念年輕時的激情,現在讓他去打馬球,體能有些跟不上了。 太子李亨小心翼翼道:“是宮人都比嗎?” “自然,大家一起來觀看。”李隆基想熱鬧熱鬧,喜氣洋洋地開始列舉觀看者,“比如家中女眷也可以帶出來,來一場女子馬球比賽。” 怕什麼來什麼,李亨心裡一個咯噔。 誰不知道那個未來被強納的兒媳還懸在那裡,誰敢帶家中女眷來陛下面前打馬球啊。 但是直言不諱定然會激怒父皇,李亨立刻有了新念頭:“父皇,不如開放給民眾,與民同樂,讓百姓也見識陛下的風姿。” 大唐沒什麼行刺皇帝的案子,李隆基並沒有太大的危機感,聽到這話,還頗為意動。 “嗯,未嘗不可。” 李隆基想起前朝,似乎都沒有過盛大的天子與民同樂的馬球比賽,天幕都說過他的開元盛世才是真正的盛世,不如,來一場? “此事交給你去辦。”李隆基看著李亨,難得對兒子的機靈滿意。 李亨連忙應喏。 他也決心辦的好一點,精彩一些,讓父皇去沉迷馬球,總比沉迷兒媳的女色和姦臣的吹捧好。 至於與民同樂,多看一下民間百姓,或許能更直觀接觸民間的人才。 今天也是為了老頭子的晚節操心的一天! 【再說一下軍糧。 大唐的軍糧,同它的騎兵一樣,可以笑傲古代!】 【秦漢時期,以粟,有正史記載軍中以粟米為軍糧。】 【比如《三國志注·諸葛亮傳》:“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成書與唐朝的《晉書·恆溫傳》也記載:“溫恃麥熟,取以為軍資。”】 而且早期的麥子不加工,直接煮食口感很差,被當做粗糧在食用。 【相傳,秦末漢初年間,韓信在陝西南陽攻打魏王豹的時候,士兵疲乏,他命人把麥子磨成麵粉,烙成餅後切成條,需要食用時就下入滾水中泡煮食用,看起來像是現代的泡麵。】 這種做法比較類似現代的陝西面。 雖然這個故事類似民間野史,真實性不可考,但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