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頁(第2/2 頁)
上岸,被父親提著耳朵教訓幾句,然後父親也換上皮靴下水田,長子在岸上趕緊脫鞋換衣服。 另一位一起上岸的同鄉靴子也還是溼了,低頭看了看自己裡面已經溼潤的襪子,想起天幕裡出現過的畫面:“不知道後世的皮靴是用什麼做的鞋底,看起來像比我們的皮靴舒服,還防水。” 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中原地區就已經有了皮靴。 胡服騎射的內容“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蟬為飾的武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上穿靴,便是騎射”,到漢朝,中原人也依然會穿皮靴,只不過一般是武將為了便於騎馬,或者是冬日寒冷,買得起皮子的貴人才能穿。 如果不是地方上的諸侯王、豪強等貴人,自己不想下水,主動捐獻物資,有些百姓可能一輩子也買不起一雙精美的皮靴。 此時,諸侯王們有的在遠遠的高處看著,有的在府中等待訊息,都對這一場滅釘螺很關注。 自己封地有疾病,誰能保證自己不被傳染。就看那辛追夫人死後幾千年體內還有蟲卵,想想都可怕,還是好好整治吧。 在水系少一些的北方,越是靠近長安,城市的衛生環境越好,北方人也就還有時間忙著學認字,寫醫書。 識字的人很受歡迎,被輪流請去寫醫書,寫多了自己都略懂醫理。 有些靠著口口相傳的醫巫們,因為紙張和印刷術的發展,有了更多接觸書籍的機會,開始脫離巫術,越來越靠近科學的醫學。 曾經的醫巫教訓自己家中的子孫們:“你們好好學認字,日後家族的醫書靠你們了。” 臨時開辦起來的家中學堂裡,男男女女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好!” 沒機會識字的自然也不會是多大的家族,所謂的學堂也不過是臨時收拾出來的藥房,還飄蕩著草藥的氣味。教授的夫子比較特殊,是一名祖上犯罪後被連累貶為官妓的女子,昔日的千金小姐自然是識字的,還頗通樂器、女工。 在天幕提出青樓多疾病後,哪怕是官妓也少了很多生意,於是管理者終於開始允許官妓從事別的生意。 比如是這樣,名義上是出錢請人上門表演,實際上是在當夫子。 真正的貴族不好請,但是這樣曾經也是貴族出身的女子,是不少人家想學字、尤其是家中有女孩子,最好的選擇,又可以學字,還可以學女工、學繪畫舞蹈、學那些大戶人家小姐才有資格學的才藝。 官妓本人也很願意,陪同來監督兼打下手的婆子也樂得輕鬆,看著一群小孩嘰嘰喳喳學字,一會又寫錯了,笑得樂不可支。 花錢請人的醫者也在聽課學習,同時觀察著兒孫誰學得更快。現在也顧不上什麼男女,誰更有天賦就行。大漢已經有一個女神醫義妁,他家若能再出一位女神醫,他高興都來不及。 朗朗讀書聲中,世家豪族的階級還沒完全成形,已經有了來自底層和寒門的衝擊。 而醫學,伴隨著其他方方面面,也開始突破時代的桎梏,迅速發展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