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第1/2 頁)
這忽必烈分明是學得他! 【忽必烈還推行紙幣“鈔”,並將之引入流通領域——這個“鈔”就是我們現代“鈔票”的“鈔”的來源。】 【在發行“中統元寶交鈔”之初,忽必烈已經懂得調劑物價,以白銀作為銀本位來做“鈔”的金屬儲備,每年限制發行不超過十萬錠,並且朝廷隨時用銀收回舊鈔,給各地官府撥付白銀作為錢本,所以元初的紙幣價格穩定,行用七八十年也沒有發生貨幣貶值,這一點不得不說比不懂經濟的漢人皇帝要強很多。】 朱元璋:“又用紙幣,又用白銀,分明是學得大明!” 朱棣斜眼,連好脾氣的朱標都快看不下去了。 父皇你講點道理,元朝在大明前面。 但是轉念一想就明白朱元璋為什麼這麼說,他就是生氣,大明寶鈔被貶的一文不值,沒想到元朝的紙幣竟然這麼厲害,但是朱元璋並沒有看到紙幣的內層含義,只學到元朝末年亂髮的紙幣,以致於禍害了大明。 朱元璋是在生氣。 【但是最終,忽必烈也遇到了不肖子孫,搞崩了他的銀本位紙幣,也遭遇了紙幣貶值的危機,等到明清時期,依然有“大明寶鈔”與清朝股票和國債的危機,只能說,皇帝不懂經濟還不重視商人,最終只能自食惡果——論不肖子孫多敗家,這一點蒙古皇帝也沒有能避免。】 玄燁:“……” 謝謝,請天幕只說元朝吧,這個時候一點也不想聽到清朝的什麼紙幣什麼股票什麼國債。 問就是糟心子孫太氣人。 【而且忽必烈有一點與朱元璋很像,兩人的夢中情皇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哦~~~ 沒想到吧,霸氣的忽必烈最崇拜的不是秦始皇或者漢武帝,而是李世民,朱元璋最崇拜的同樣是李世民,滿清的康熙皇帝也推崇李世民,李世民可謂是後世皇帝的“白月光”了~】 今天的最大贏家,當屬於李世民一人。 整個大唐與有榮焉,整個大唐朝堂幾乎都能聽到李世民暢快的笑聲。 【蒙古人在攻打遼宋等國的行軍途中,沒少屠城,以致於漢人人口銳減。到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之後,釋出命令禁止蒙古軍隊的掠奪、屠殺和其他破壞農業生產的行為。忽必烈在位期間,也是元朝政治最為清明的時代。】 【這裡也得提一下元朝的國號——是“大元”,不是“元”。不是我們說大唐那樣的尊稱,是取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乾卦的解釋是“大哉乾元”,忽必烈取“大哉乾元”的“大元”,我們通常說的“元”其實是簡稱。】 楊堅微微挑眉:??? 好怪?但是又有些不對勁。 他的“隋朝”其實源於父親楊忠的爵位“隨國公”,後面的唐朝應該是源於李淵父親李虎的爵位“唐國公”,一個蒙古皇帝,偏偏不用姓氏也不用封地,從漢人的《周易》裡取國號,沒有點算計他才不信。 同為皇帝,楊堅甚至已經能猜到忽必烈為什麼做此選擇。 【為什麼忽必烈要改蒙古汗國為“大元”?】 【這其中就包括一定的政治意義。因為蒙古汗國對漢人的屠殺,讓漢人對蒙古人產生了強烈的抵抗心理,忽必烈改國號,並且從漢文化中選取國號,就代表著對漢人散發訊號:我尊重你的漢文化,並且願意任用漢人為官,大家一起愉快地共事吧!】 【且不說元末的皇帝,至少在忽必烈時候,他說到也做到了。】 真金化身為“震驚”,看著父親,突然覺得自己對父親的理解還是太少了。 忽必烈非常淡定,一邊給自己倒酒,一邊頭也不抬地問道:“傻了?” 真金真的傻愣愣搖搖頭。 忽必烈眼角餘光掃視一眼,氣不打一出來。 這傻兒子,到底是像誰,他跟他母親都是有野心性格強勢的人物,怎麼生出個讀書讀傻了的兒子! 天幕說得沒錯,真金就是跟扶蘇一樣,被儒生教傻了! 【介紹完忽必烈的背景與生平,就是為了引出下一個政策——醫學取代儒學!】 【在儒學佔據統治地位的古代,哪怕宋朝帝王也重視醫學,但是醫學始終是位居儒學之下的。】 【但是元朝不是,元朝第一次將醫學,抬高到了超越儒學的地位!將醫學發展帶到了黃金階段,開創了華夏醫學的新紀元!】 【元朝最大的創舉,就是仿效儒學與孔廟結合的制度,在各地醫學校所在地建立了三皇廟,實現了廟學合一。】 政、教、祭合一是華夏古代教育的特有現象,特別是隋唐廟學制建立以後,孔廟成為了古代教育的中心。 伴隨著廟學制,成立了聖孔師顏以及從祀制度,成為了後代興學的藍本。 在唐朝時期,被華夏民族歷來傳頌的“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也躋身進入了國家級廟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