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第1/2 頁)
裴矩的頭髮鬍鬚都白了,他已經因為年邁致仕了,之所以在宮中一起看天幕,是李世民出於天幕對技術的重視,特意把會畫地圖的裴矩請來的。 這一下,還真有用。 裴矩眼神懷念:“回陛下的話,的確如此,我們都是河東裴氏。” 裴秀是魏晉時期的人,西晉亡國後,裴氏其他人曾經效力前涼、前秦、前燕、北魏等政權,河東裴氏依然人才濟濟。 裴矩的父親裴訥之曾入仕北齊,官至太子舍人。 而裴矩自己,先後擔任北齊北平王和高平王的幕僚,北齊後來滅亡了,裴矩又曾經效力楊堅,楊堅去世後,繼續效力隋煬帝楊廣。 把楊廣也熬死之後,裴矩先是效力李淵,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和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一起為李淵編撰《吉凶書儀》,又把李淵熬成太上皇后,繼續效力李世民。 裴秀曾經著作的《禹貢地域圖》是華夏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並且,裴秀在書中提出了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後來被裴矩繼承下來,運用在自己編撰的《西域圖記》三卷眾,被用來向隋煬帝展示了西域四十四國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 李世民興致勃勃:“那《禹貢地域圖》你家還有嗎?朕在宮中看到的不全。” “回陛下的話,自然是還有,還有一副《地形方丈圖》,也是裴祖所作。”裴矩點頭,他正是受到裴祖的啟發才做的《西域圖記》,特意蒐集了裴祖畫過的所有地圖,反覆琢磨,換個其他裴家人,不一定有。 說著,裴矩苦笑,也有幾分意外:“我本以為這樣的地圖無人喜愛,連家中族人都不願意學習閱讀,沒想到天幕會如此重視。” 看天幕把裴祖的名字掛到了月亮上,裴矩都羨慕了。 長孫無忌笑著提醒:“今日過後,天下人都想借圖一觀,我看你不如把它印刷出來,讓你裴家制圖技術天下揚名。” 這話不但說到了裴矩的心裡,裴矩下意識抬頭看向李世民,發現李世民也是眼神贊同。 他是一位開明的君王,現在巴不得多一些技術書籍開啟民智,朝堂之上各方面的人才再多一些。 裴矩已經年邁,新的地圖人才完全沒有接班人,若是能因為書籍湧現新的人才,那是再好不過了。 裴矩拱手應喏而下,還多了一個小心思:“老臣已經年邁,教授學生恐怕來不及了,但是家有餘財,願意取出部分錢財設立‘裴矩獎’,來選拔民間的地圖人才。” 此言一出,李世民哈哈大笑。 “裴老,朕還以為你老實,你倒是一點也不老實!” 這明顯是學後世的“裴秀獎”,來選拔人才,裴矩的反應倒是快得很。 裴矩微微笑,他上不了天,但是在這地上,自己出錢自己掛名,總可以吧? 李世民大手一揮,就允了,反正也不要國庫出錢,幫他選人才的事,李世民很樂意。 其他大臣紛紛意動,但是沒有冒然開口。 首先,得讓裴矩打個樣,試試這種獎項激勵制度有沒有,他們可不想白花錢,先看看……【因為晉朝商貿發達,出現了許多世家豪富,在戰火併未平息的時代,開啟了古代的“炫富”“鬥富”。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於王愷石崇鬥富。】 王愷是司馬昭的小舅子,姐姐是司馬昭的皇后,後來生出皇帝司馬炎的生母文明皇后王元姬。 石崇,字季倫,小名齊奴。渤海南皮人。雖然石崇沒有一個嫁入皇宮的好姐姐,但他卻有一個了不起的好爸爸,他的好爸爸就是晉朝開國功勳司徒石苞。 看似是兩位富商在鬥富,嚴格來說,是兩位皇親國戚和開國功勳之後在鬥富。 而且之所以鬥富,是晉朝皇帝生活奢靡,興起炫耀攀比富裕生活的風氣。 上行下效,可以從兩人鬥富看到晉朝的風氣。 王愷率先開始了他的表演:“今天,我給大家表演一個洗頭。” 王愷自然不會親自動手,他吩咐下人: “先把大米磨成米漿。” “然後開始洗頭。” 白花花的大米磨成米漿,看起來連老人嬰兒都可以直接食用,濃稠的彷彿已經聞到了誘人的米香。 天幕下的古人已經在惋惜,這麼好的白米要磨成米漿洗頭多浪費,誰知道下人端著米漿到了灶臺,然後拿著刷子,蘸著米漿開始洗刷鍋頭和灶頭。 古人:??? 你家的洗“頭”,洗的不是人的頭髮? 誰知另一位富豪石崇嗤笑一聲:“一點米漿也當成什麼好東西。” 石崇大手一揮:“來人,給後將軍看看我家做飯用的是什麼。” 下人把倉庫裡的蠟燭全部搬出來,石崇高傲地表示:“木柴氣味難聞,我不喜歡,日後都用蠟燭炒菜煲湯。” 一根蠟燭自然沒法炒菜煲湯,所以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