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第1/2 頁)
巴清卻嘆氣:“大秦人還是少了點。” 別說始皇帝,她自己的兒女們孫兒孫女們全都使喚上了,能力大的乾重要的活計,能力不行的打下手。 主打一個一個都別閒著,閒著就沒飯吃,忙得家族中的紈絝子弟一個個哭天喊地,天天一邊抱怨一邊幹活,她也不管,能幹活就行,至於抱怨,就當烏鴉嘎嘎亂叫。 好在,大秦的商人並沒有後世那樣打壓的厲害,還有不少世家公子經商,文化素質更高,也有資本成立大型的商號。 走著走著,兩人突然被人塞了一張紙:“歡迎加入大秦商業協會!” 一個熱情的聲音雀躍道: “加入大秦商業協會,保護大秦本土商人,保護大秦商業!” 兩人同時抬頭,看到一個有些眼熟又有些陌生的年輕姑娘,熱情地對她們宣傳商會的好處,並且熱烈邀請加入商會。 巴清頓時哭笑不得。 難怪有些眼熟,這不是她命人僱傭的人嗎,選人的那一天她去過,見過一面。 烏氏倮冷不丁道:“你面前的就是大秦商會的創立者,也是你的僱主。” “啊!對不起對不起!”年輕姑娘俏臉通紅,連忙道歉,巴清擺了擺手,讓年輕姑娘繼續去招攬別人。 等年輕姑娘離開,烏氏倮又道:“現在沒人跟大秦競爭。” 巴清好脾氣地解釋:“避免內鬥嘛。” 她不僅牽頭成立了大秦商業協會,還拉了第一個成員——嬴政。 不是以大秦的名義,也不是官營形式,是帝王的私人名義。 皇帝,也有自己的私庫,官營與皇帝個人加入,完全是兩個形式。 嬴政不但加入了,還出資加入了一些生意。 巴清心裡想著,倒沒有什麼都對烏氏倮說,涉及帝王,還是謹慎點好。 她們來到了新開的商業街,這一條街都是有實力的大商人,商鋪建造的最快,已經開始營業了。 烏氏倮這陣子都在這邊,對此比較熟悉,挨個給巴清介紹: “看到這家齊魯服裝店沒?闊氣吧。” “這是齊魯兩國的貴族支援的建築,他們專門做後世的成品衣服賣,生意很好。” 如果荊咕在這裡,就能看出,這裡不僅有秦漢的直裾深衣曲裾深衣,還有唐宋明清時的各種服裝,雖然布料與花色不同,但是能清晰看出服裝形制的花樣變多了,刺繡的風格也變多了。 巴清嘖嘖感嘆:“天幕幫助魯縞天下聞名,還有齊國的商人,現在兩國舊人合作,也是神奇。” 齊魯服裝店隔壁,是鄭國的鞋店,名字很有趣:“鄭人賣履”。 巴清也看過《韓非子》,看到這名字就笑了:“昔日有鄭人買履,今日有鄭人賣履。” 烏氏倮往旁邊的楚人店鋪抬抬下巴:“這算什麼,這邊還有楚人明珠呢。” 《韓非子》裡也有楚人賣明珠,鄭人買櫝還珠,今日楚人乾脆不賣“櫝”直接賣明珠。 巴清看的忍俊不禁。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看, 巴清看到本就被天幕提到過的洞庭之鱄、具區之菁、江浦之橘、雲夢之柚都出現在了水果店; 崑山之玉、隨和之寶、太阿之劍、江南金錫、西蜀丹青、阿縞之衣、錦繡之飾出現在地方特產店; 還多了許多跟著天幕出現過的後世畫面學習的新店鋪: 比如“茶葉鋪子”,剛上市的新茶,數量稀少,非常昂貴,能有資格來買茶的也是少數。 還有木質的傢俱,藤編的籮筐等,巴清甚至看到了一座藤編的搖椅,看著就舒服,立刻心動了,讓車伕買了搬到馬車上,她不坐馬車了,走著回去。 烏氏倮笑眯眯看著,嘲笑一頓巴清讓椅子坐馬車自己走路的行為,然後又用馬鞭指了指靠近護城河的方向: “聽說那邊以後晚上會開放燈市,陛下讓宮中的工匠在制燈。” “以後的事……”巴清剛說完,突然先看到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紙鳶!” 還不是一個兩個紙鳶,是一面紙鳶牆。 各種各樣的紙鳶都掛了價格標籤,用麻繩串起來,系在紙鳶的竹骨架上。 大秦原本便規定了商品要標記物價,有了後世出現過的畫面,以及發明成熟的紙張,現在價格標籤也就順勢出現了。 造紙術成熟之後,做紙鳶成本很低,這些紙鳶價格也不貴,根據做工的精美程度從1枚到3枚秦半兩不等。 一位看起來有些憨厚的老者站在紙鳶牆邊,看到兩位氣度不凡的婦人,緊張地搓了搓手:“夫人,買紙鳶嗎?” 巴清看得眼花繚亂,反而是烏氏倮搭話:“你這紙鳶是自己做的紙嗎?” “是的咧。”老者聞言有些自豪,“跟官府的人學的,在學宮那裡免費學。” 別看他年紀大,他學得最快,連官府的人都誇他有天賦,做得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