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2 頁)
弩】 天幕上又出現一名壯士弩手,弩手坐在地上,用雙腳向前蹬弓,當弩箭被拉弓射出後,嗖的一聲快速化作一道殘影。 ——由於腰引弩是用系在腰間的拴鉤曳弦張弓,弩箭的彈射力更大,速度更快。 劉徹與嬴政此時在不同時空齊齊眼前一亮:“記下!” 這是來自後世的利器,可以提前使用,而且目前的工藝條件可以滿足。 【從兵種上來說,秦朝時期,作戰主體主要是車兵、步兵、騎兵、水兵,從一開始的單一作戰演化為協同作戰】 【漢朝同樣很重視水軍,建立了一支擁有4000餘艘戰船、20多萬水兵的樓船軍】 【公元前109年,漢將楊僕甚至帶領水軍5萬人渡海作戰,開創了我國古代海軍大規模渡海作戰的先例】 “戰船,樓船,海軍。”朱元璋記住了這幾個重要詞彙,依然看著天幕,冷聲呼喚最善戰的朱棣:“老四,記住了,咱大明的水軍也不能比暴秦差。” 朱元璋當初征戰四方時,不僅吃過火器的虧,還吃過水軍的虧,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時差點喪命。 包括執行海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明軍不善水戰,出海作戰時屢屢吃虧,每次都讓張、方餘部海上逃跑。 現在朱元璋知道海外大國野心勃勃,已經有心思放棄海禁,那自然是得大力發展水上戰鬥力。 朱棣有點懵,他也是馬背將軍,擅長陸地上作戰,怎麼點名讓他發展水軍了? 但是朱元璋對兒子們的信任向來是高於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既然開口了,由不得他不應,只好硬著頭皮先答應下來。 【許多人以為秦漢時期沒有軍醫,也是誤解】 【秦漢時期有了軍隊中的醫官,懂得用膏藥、湯藥、丸藥、散藥、醴、滴、栓、丹藥等來治療士兵的各種疾病】 “昔日先帝時期,晁錯曾建議招募人民移至邊塞時特意要求設定醫藥救治疾病,讓許多遷移人口不至於水土不服生病。”劉徹再次想起景帝時期的晁錯。 “晁錯真乃大才也!” 主父偃眼神微微閃爍:陛下這是不是暗示,他也想削藩了? 【《史記·倉公列傳》記載,倉公淳于意在軍隊中“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首創“寸口”切脈診斷法一直沿用至今】 【東漢時期,交趾之戰中,軍中醫官讓全軍將士飲用“薏苡”以預防疫病,起到了作用】 【漢恆帝時期,皇甫規在羌族作戰,因軍中疫病流行,皇甫規把病人集中安置在指定的空房中,並且親自巡視給與湯藥,這也是我國“時疫野戰醫院”最早的記錄】 聽到天幕屢次提起漢朝的醫官,劉徹也意識到了後世似乎很看重醫官。 目前大漢雖然有,但軍中醫官並未普及,衛青上前恭敬道:“陛下,天幕看重軍中醫官想必大有裨益,不如我大漢也在軍中多置醫官?” 不光衛青,此時武將都有此意,特別是經歷過軍中瘟疫疾病流行的,齊齊附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