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2/2 頁)
妃,給了李氏足夠的體面,並沒有虧待李氏。 對待趙禎,劉太后也是親歷親為,當親生兒子照顧,並無怠慢。 早期劉太后在世前,趙禎因為一些政治問題與劉太后有過矛盾,但是當劉太后去世後,他能想到的都變成了劉太后的好。 聽到天幕各種誇獎劉太后,趙禎心情也惆悵了起來。 【這裡不提太后們的“過”,因為比起太后們的功績,太后們的“過”更廣為流傳。】 【尤其到了喜歡寫野史的宋朝,和大力打壓女性的明清,給不少當權女性編造了不少謠言。也就呂后廢除了妖言令,不然這些造謠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去蹲大牢。】 【宋朝的時候才開始有報刊,真心建議專門開闢一個八卦專欄,給喜歡編故事的文人自由發揮。文人這種編故事的能力,用來專門做雜誌給國家賺外快,國庫早發財了。】 趙禎眼前一亮:好主意!他們有這條件!可以啊! 宋仁宗時期,人才濟濟。 那些後世知名的名臣名相,包拯、范仲淹、歐陽修、富弼、韓琦等,都是宋仁宗時期的。 這時期同樣已經有了官方發行的邸報,和民間發行的小報。 官方邸報一般是朝廷政令措施,比較正規,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也帶有很強的嚴肅性。但是關於官員的貶謫、朝廷內鬥之類,就不會報道。 小報就是五花八門,還有十分野性的八卦緋聞,讓朝廷大員氣得想抓人的那種野性,屢次想禁民間小報,卻拿它們完全沒辦法。 一來北宋時期的民風開放,東京百姓被稱為“籠袖驕民”,讓東京百姓挪個位置擴建皇宮都無動於衷。二來民間小報本來就很隱蔽,打游擊一樣,今天這邊剿滅明天那邊自己再印,偷偷販賣,與現代街頭賣澀片的差不多隱蔽。 這些民間小報的幕後老闆也不簡單,許多都有各自的門路。有錢能使鬼推磨,還分了很多方向去打探。去找宮中太監宮女打探訊息秘聞的,叫“內探”;去找各個朝廷部門打探官員八卦訊息的,叫“省探”;在衙門內部找小吏打探八卦訊息的,叫“衙探”。 訊息五花八門,十分廣泛,有些朝廷大員家中醜聞被登報之後才知道家中發現過那些醜事。 趙禎也被官員屢屢投訴要管束民間小報,原本他也頭疼,現在聽到天幕這麼一說,他有了新的想法:“論文采誰能比的過朝中大員?既然民間小報寫,為什麼我們自己不能寫?” 大臣們嘴上拒絕,各種“不妥當”“有失形象”,但是私底下,心思已經活動開來。 ——大宋經濟至上,加上東京房價極其昂貴,不少大臣只能選擇租房住,為五斗米折腰的大臣們,私底下有副業的為數不少。 聽陛下這意思,小報也可以成為副業,為什麼不能再來一份俸祿? 但是這一份副業,最終誰也沒有拿到。 因為,它到了趙禎的女兒們手上。 “只是八卦小報,不是什麼正經雜誌,就讓她們先試試。”因為子嗣單薄,趙禎面對女兒們難得的請求,選擇了退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