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2/2 頁)
釋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以及關於重力的論文用來描述“萬有引力”定律,還在學習了勾股三角問題後,在《勾股三角解》中反覆解釋了勾股弦的緣起和三者的關係及計算方法。 如果說這些都是科學的範圍,她可以一通百通,但是在科學以外,王貞儀還是個“跨界強者”。 王貞儀家中有醫道傳家,她自由學習,承受家學後,懂醫理,且能切脈治方。 她提出了察脈、視人、因時、論方、相地的醫道五訣,並提出了“升者降焉,陷者升焉,虛熱者涼補焉,大熱者寒化焉,風者散焉,燥者潤焉,蓄者破焉,滑者澀焉”等辯證療法。 她擅詩詞,工繪畫。在《題女中丈夫圖》一詩中,抒發了自己“足行萬里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的情懷,希望婦女都有“丈夫之志才子胸,誰言女兒不英雄!”。 她還擅騎射,向蒙古阿將軍的夫人學騎射,“跨馬橫刀,往來如飛”,練就了“發必中的”的高超本領。 她思想超前,不甘心於男尊女卑封建觀念的束縛,認為男女“同是人也,則同是心性”…… 王貞儀一生著述甚豐,主要有詩詞文賦《德風亭初集》、《德風亭二集》等,還有科學著作《星象圖釋》、《籌算易知》、《重訂策算證論》、《西洋籌算》等等。 她的著作從數學、天文到詩詞都有涉獵,十分博學且辛勤產出。 可惜的是,在王貞儀去世後,儘管她委託丈夫把自己的著作手稿轉給好友幫忙儲存,幾番輾轉,最終大部分遺失,僅剩《德風亭初集》13卷後來由蔣國榜收刻於《金陵叢書》。 但是王貞儀的光輝依然沒有被時代泯沒,她的事蹟甚至傳出國門,傳出了地球。 世界最權威的科學學術期刊《自然》稱之為“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性科學家”; 2004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個隕石坑,以此紀念她做出的貢獻和積極樂觀的不屈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金星在西方的語言裡,古希臘人稱呼它是“阿芙洛狄忒”,古羅馬人稱呼它為“維納斯”,名字不同,但都是“愛與美的女神”的名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特意在金星上用王貞儀的名字命名隕石坑,就是對她最高讚美。】 王夫人聽到天幕誇自己女兒,比誇自己還要開心:“沒錯,我女兒就是這麼聰明,什麼都喜歡學,什麼都能學會!” 那些嘲諷她家女兒嫁不出去的,都是些沒眼界的! 王貞儀有些不好意思了,她還年輕,雖然在老古董眼裡有些鋒芒畢露,叛逆不羈,但是在家人面前還是青澀靦腆的。 聽多了各種挑剔懷疑,突然這樣一通誇,反而把她誇得很不好意思了。 等聽到最後,說給她命名金星隕石坑,王貞儀一愣:金星,不是太白嗎? 王夫人也激動了:“女兒啊,你變成太白金星了!” 金星,在華夏的民間稱它為“太白”或“太白金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