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2/2 頁)
10 【清朝,是華夏古代才女最為重要的發展階段。】 【從漢朝到明朝有361位才女,而清朝就有3650多位才女。其中98的才女是在詩詞創作上面,還有剩下的少數是在科技上面】 【比如醫學,比如天文,比如物理學教育學等】 【這裡可能就有人要問了,不是說了清朝又是纏足又是打旱魃嗎,怎麼還有這麼多女科學家?清朝什麼時候這麼開放了?】 劉徹不高興了:“不是說大漢民風開放,女子地位也頗高,怎麼總數加起來都沒有清朝一朝人數多?” 司馬相如欲言又止,被劉徹看出來了。 “要說什麼,說。” “陛下,天幕說得才女,應該是有作品傳世。”司馬相如努力委婉暗示,“比如詩詞,又或者著作,又或者是醫術之類……” 而大漢,別說女子擅長詩詞,紙張還沒普及,民間識字率還不高。 劉徹頓時想起還沒研究出來的紙張,冷哼一聲:“等紙造出來,書本也印出來,大漢的才女一定上馬能打匈奴,下馬能打明清!” 司馬相如差點聽得眼前一暈。 陛下可真是不貪心啊! 他難以想象,什麼樣的女子才能既滿足陛下打匈奴的願望,又滿足陛下要贏過明清的攀比心。 劉徹卻突然看向司馬相如,想起了他的妻子:“聽說你夫人卓文君頗有才名……” 司馬相如:!!! 不是陛下,文君不會打匈奴啊! 李世民也不服:“朕的公主們擅長書法的,擅長詩詞的,擅長舞蹈音樂的,各有所長,怎麼就不是才女了?怎麼大唐還沒有清朝才女多?” 魏徵提出新看法:“陛下,天幕之前說過,史書對女子的姓名事蹟少有記載,會不會後世根本不瞭解大唐的公主和才女?” 而清朝是離後世最近的一個朝代,記錄最多,可能傳世也更多。 李世民頓時沉默了。 本來沒覺得史書不記載女子有什麼不對,歷來不都是這樣嗎? 但現在突然覺得不好了,竟然被後世一個外來的少數民族政權比了下去,盛世大唐,人才濟濟,才女也是濟濟! “史官……”李世民正要吩咐史官開始記載大唐有才女性的歷史,長孫皇后突然插嘴道:“陛下,妾乃國母,乃天下女子的母親,統領女子記錄女子這事,不如讓臣妾與眾位公主們來?” 李世民看向長孫皇后。 論才華,長孫皇后完全不差。 歷史上,長孫皇后也是著書寫過《女則》,寫古今婦人得失事來勸導宮中后妃女眷等。 但是寫史,與寫規勸女德的書籍意義完全不同。 提出這個要求時,長孫皇后的心中也是忐忑的,這算不算後宮干政? 尤其是當著眾多朝臣,並不是在後宮私底下吹枕頭風。 但是長孫皇后不想私底下吹枕頭風,就想堂堂正正地提出來。 就像此刻,坦坦蕩蕩看著李世民的眼睛,迎接李世民眼裡的懷疑、猶豫、質疑,與一閃而過的擔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