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頁)
快可慢,還能夠空中折向。縱然黃芩的暗器手法再高明,也絕不可能發出暗器,去擊中飛行中的接引神刀,讓它失去準頭或者被擊落。
但黃芩有黃芩的辦法。
只見那三枚青錢相繼射出,雖然速度都是奇快,但相較而言,第一枚最慢,第二枚稍快,第三枚最快。
就在姚蘭芝的飛刀即將射到韓若壁身前幾尺時,那三枚青錢也已搶到。
突然間,三枚青錢自相撞擊到了一起,‘波’的一聲,爆裂炸開,蓬起直徑尺餘的一大團銅粉碎屑,包裹住了姚蘭芝的大引神刀。
先前,姚蘭芝曾以‘元神馭刃’的接引神刀,射穿了穿著皮甲的沙飛虎的身體,現下,卻射不穿這蓬青錢粉團。
說時遲,那時快,在場幾人只聽得一陣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極其難聽的金屬摩擦之聲響起,同時驚見青錢粉團內,一片火花四濺。隨後,姚蘭芝的大接引神刀便失了準頭,斜斜側飛出去,不知射到哪裡去了。
與此同時,韓若壁的劍光,並沒因此有任何停頓。他刺向炎陽雙魔的劍勢,雖然有先後之分,但由於速度太快,看起來就好像劍光突然分叉,同時直取二人一般。
一劍割喉,一劍剖心,劍劍致命!
炎陽雙魔成了韓若壁的劍下亡魂。
不等劍上血冷,韓若壁扭頭瞪視著因為飛刀失手,一時方寸大亂,臉色慘白的姚蘭芝,咬牙怒道:“都道好人做不得,偏我多事,想著趕來救你一命,你倒好,拿飛刀謝我。真該讓你們血拼死光了才對。”
至此,姚蘭芝、孫有度等人,才知道這兩個行事古怪之人居然是友非敵。
這時,馮承欽正從藏身的一處堡壘裡探出頭來,張目四望。
他雖不通武功,但心思靈活,擅於應對,在黃芩沒衝出來投擲小標槍前,就悄悄溜至身後的一處堡壘裡,躲避了起來。現下,他感覺外面漸漸沒了動靜,這才探頭張望。
就在此時,離眾人不遠處的地上,一具身中標槍倒地的屍體,突然被翻了個身,一條又高又細,如竹竿般的人影自屍體下躍身而起。
那人臉上五花藍靛,原來是畫了個極為恐怖的鬼臉。
更恐怖的是,那張鬼臉上正露出一絲獰笑。
從他雙目中的狂熱、興奮可以判斷,此刻他的內心竟是異常歡喜。
這人就是姚蘭芝之前戒備著的,一直躲在其他盜匪後面的那個藏人。
他的名字叫湯巴達。
湯巴達臉上的那絲獰笑越拉越大,逐漸變成了高興的大笑。
自己的同夥幾乎都死絕了,他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莫非他是瘋子?
探手,他從寬大的藏袍內掏出了一隻小巧的手鼓,揚手舉起。
那隻手鼓,極為古怪,通體塗成綠色,中間細,兩頭粗,鼓身不止一面,而是兩面,鼓面大小如飯碗。
感覺有動靜,黃芩立刻轉頭瞧看。
月光下,他的目光正好落在湯巴達的那面手鼓上。
立刻,黃芩腦中一片空白,呆立當場,臉色慘淡如遭電擊,且渾身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 想看書來
第29回:人皮鼓聚音成劍煞四方,寒冰訣蹈空虛步扶危牆
那面手鼓,韓若壁也瞧得異常清楚。
他見識廣博,一眼就瞧出了來路,不禁心下迷惑,暗道:莫非這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傢伙,竟是個修行密宗佛法的主兒?可這會兒又不是修法、頌讚的時候,他神氣活現地舉著件法器,搞的什麼鬼?
韓若壁瞧的不錯,那隻手鼓正是烏絲藏密宗佛教的法器之一……‘人皮鼓’。
所謂法器,是在宗教的重*事活動中,舉行某種特定儀式時,必須使用的器具。一般的目的是為了營造神秘氣氛,從而給信徒實施威嚇和震懾作用,增加他們對信仰的敬畏程度。
而人皮鼓,又稱‘嘎巴拉鼓’。‘嘎巴拉’,是指人的頭蓋骨、天靈蓋。所以,‘人皮鼓’除了要蒙以人皮外,鼓身的構架其實是兩個人的‘天靈蓋’背向接合在一起的。此種需要剝下人皮做鼓面,以人的天靈蓋做鼓身的法器,雖則殘忍無比,卻被信徒們奉為神器。
不過,韓若壁並非密宗信徒,是以在他看來,湯巴達手上的‘人皮鼓’再驚悚,也不過是件擺設,此刻被掏將出來,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可如果沒用,湯巴達因何還要掏將出來?
疑惑間,他將目光移到了湯巴達臉上。
那張臉,被畫上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