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沒有修築那怕最簡單的壕溝或是佈設鹿角,只有約一人高的木柵欄,就在伸手可及的三丈開外!羅貴立刻將捆在身上的細絲線繫著石頭投入山下,不久山下傳來一陣狼嚎,這是訊號!他立刻小心翼翼地拉動絲線,絲線雖然結實,但如果被岩石結束通話,也會前功盡棄!細絲線拉完了,羅貴長吐一口氣,一段細麻繩出現在絲線末端,拽完麻繩,是最粗的繩索,每隔一丈,就掛著一盞小風燈,羅貴找一塊巨石,牢牢地將粗繩捆在上面,再扔下一盞燈!好!
“告訴高大帥!他真的可以開啟他的酒壺了!”一直呆在瞭望塔上的李嗣業疲憊地對傳令兵說,“讓他來看看通天崖上的風燈鏈!”應聲準備下塔的傳令兵再次被李嗣業叫住,“慢!你且速去通知我那500陌刀手和西涼營,立刻準備進攻!我自己親自去通報高大帥!”
通天崖上那一串忽明忽暗的風燈在夜風中輕輕搖曳,象天上降落的星星,更象撲朔迷離的鬼火……
第五章 震天雷
有關知識:1、構成西突厥十姓部落的突騎施部落,原來牧地在碎葉城西北,後來在其酋長烏質勒帶領下崛起,攻佔了碎葉城並使之成為自己的政治中心,該部落在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遣使來唐聘問。開元七年,唐贈其首領蘇祿以忠順可汗稱號。開元十年,唐以金河公主嫁與蘇祿,蘇祿也替唐一心一意打了很多仗。突騎施有兩個大氏族,一為黃姓,一為黑姓,相互猜阻,自相屠殺, 遂日漸衰微,最後徹底落入葛邏祿(就是後來在恆羅斯戰役臨陣叛變的那個葛邏祿)三姓部落之手,消失於公元766年。
2、曾經強盛一時的東、西突厥汗國構成極為複雜,除突厥族人外,主要構成部分為九姓鐵勒,還有九姓回鶻(維吾爾族祖先,原先也是鐵勒六大部落之一),三姓骨利斡等部落,共三十姓。其餘還有北方外圍的丁零、契骨、分佈於東方外圍的奚、契丹等。
3、吐谷渾汗國自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建國至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吐蕃所並,立國370餘年。最後的諾曷缽可汗帶領部帳數千家退至涼州,唐高宗將他們安置在靈州的鳴沙縣(現寧夏中衛東北),此後不斷有不堪吐蕃統治的吐谷渾人內遷,和漢族融合了。吐谷渾屬地在當今青海一帶,現在的後裔為土族,主要居於西寧東北。
4、文中出現的重型投石機是屬於較高階的對重式投石車,據史書記載中國是北宋…南宋時期發明的對重式投石車,但在唐太宗東征高麗時就有使用射程達1裡的投石機,但沒有詳細資料,文中因小說劇情需要“提前使用之”也不算過。這種機械的用法是:很少幾個士兵可先用絞車將重物升起,裝上炮石後,再釋放重物,將炮石投出,這種方法除了大幅減少操作的人員,減少操作所需的空間外,對於投擲的準確度也大為提升,還可以調整重物來控制射程,最遠可達可將90斤的石彈發射到500米以外。
※※※※※※※※※※※※※※※※
身背橫刀的李天郎頭一個沿著繩索爬上了通天崖頂,即使現在有了這繩索,李天郎仍舊爬得滿身大汗,真難以想象羅老六父子是如何攀緣而上的。崖上伸出一隻滿是血跡的手,李天郎一把抓住,感覺到對方堅定的力量,抬頭一看,黑暗中一雙眼睛如星星般閃閃發亮,是羅貴,沒有多餘的話,李天郎借力縱身翻上崖頂,緊緊扶住羅貴的肩膀,堅定地搖了搖,羅貴眼睛一酸,幾乎掉下淚來,現在可不是掉淚的時候!羅貴抬手擦眼,指了指不遠處的吐蕃營寨……
波普。熱巴巾罵罵咧咧地提著刀走向崖頭的羊圈,坐在地上的哨兵抬抬眼皮,看見是他,嬉皮笑臉地說:“怎麼啦?羊頭波普,是不是邦孫仲波大老爺半夜又喝酒要羊肉吃啊?”
熱巴巾“呸”了一聲,“還能是什麼!半夜三更又是喝酒,又是玩女人,也不怕明天唐人衝上來時腿軟!”
“你個羊頭波普!也不怕邦孫仲波大人聽見,弄不好賞你三十鞭子倒罷了,還喝光你的血!”哨兵並非危言聳聽,軍中真有那樣被邦孫仲波折磨死的人!“還是乖乖去給大人宰羊下酒吧,唐軍快撐不住了,邦孫仲波大人說不定又會升官發財呢!到時候你也可以多吃幾個羊頭,呵呵!”搖曳的燈光映得哨兵的臉龐忽明忽暗。
熱巴巾又“呸”了一聲,想起喝人血的野獸邦孫仲波,不禁打了個寒戰,“好歹又可以多吃一個羊頭!”踢踢踏踏地向羊圈走去,羊圈在後營柵欄邊,那裡又清淨又安全,後面就是陡峭的懸崖,傳說是蓮花生大師伏魔時用斧子劈出來的,呵呵!連最矯健的山鷹都飛不上來,所以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