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三人揮淚而別。
努爾哈齊寄住在一家獵戶家裡,每天上山去採些松子,掘些人參,來在就近村市中叫賣。後來,他採的松子、掘的人參一天多似一天,堆積起來,打聽得撫順市上這兩樣東西能賣得好價錢,便向獵戶問明瞭路徑,向撫順市奔去。這時是初夏天氣,在滿洲地方正是大雨之期,傾盆似的雨點,向努爾哈齊身上打來,四處山水大發,平地頓成澤國。可憐他一個富貴子弟, 只因父親有了偏心,弄得他有家難奔,有國難投。他在狂風大雨中走著,早淋得似落湯雞一般。好不容易走過千山萬水,到了撫順市上。開啟布包來一看,那人參、松子早已腐爛得不成模樣。他錢也花完了,身體也走乏了,真是到了山窮水盡,英雄落魄之時。努爾哈齊想到傷心之處,不禁嚎啕大哭起來。他嗓子十分洪亮,只聽得四處山鳴應答。這時,早驚動了一個老獵戶,姓關,原是山東地方人,十二歲時跟他父親渡海來到此處,以打獵為生;他也學得一手好本領,又懂得幾下拳腳,今年六十四歲了,追飛逐走,還是十分輕健。因天雨日久,他便在家休息,忽聽得曠野之中有人哭聲,聲音又十分洪亮,他知道不是一個平常人,忙過去一看。果然好一條大漢,燕領虎頷,螂腰猿臂,確是位英雄。他忙勸住了哭,意欲邀他到自己家裡去。不知努爾哈齊肯去不肯去,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回 依佟氏東床妙選 救阿太西遼鏖兵
卻說努爾哈齊正哭到悲傷之處,忽見有人來問他。他英雄末路,正望人來搭救,既有人問他,他豈有不回答之理?迴心一想,自己乃堂堂都督的兒子,倘若老老實實說出來,豈不叫父親丟臉?當下他便胡謅了幾句,只說自己死了父母,流落他鄉。那關老頭子見他可憐,便拉他回家去,好茶好飯看待他。
關老頭子家裡既沒有老小,有時他上山打獵去,便囑咐努爾哈齊在家好好看守門戶,空下來時候,就門前空地上指導他幾下拳腳。努爾哈齊又生得聰明,不到一年工夫,所有武藝,他都學會了,空下來便一個人在空地上練習一回解解悶。這關老頭子每天打得獐鹿狼兔也是不少,他把獸肉吃了,把獸皮用藤干支繃起來,趕到撫順市上去招賣。努爾哈齊有時也跟著他到市上去,因此也認識了許多買賣中人。大家見他脾氣爽直,都和他好。那班買賣人,大概漢人居多,他們有時還邀努爾哈齊到家裡去作客。因此他也知道漢人的風俗。
有一天,一個姓佟的老頭子上市來,他坐著大車在街心走,一個不小心,車輪子脫了軸,車篷子翻過來,把這個佟老頭兒罩住在車板下面,他竭力掙扎著,也不得脫身。努爾哈齊看見了,忙搶上前來,拿他的寬肩膀用力向上一抬,車板居然扳了過來。佟老頭子也從車子底下爬出來,齊聲說好。這佟老頭子 忙上前去拉住他的手,問他的名姓,關老頭子忙上去替他答了。
佟老頭子再三要拉他到家裡去,努爾哈齊起初不好意思,只拿兩隻眼睛望著關老頭子。關老頭子笑笑,說道:“這是撫順有名的佟大爺,他老人家家裡有的是錢,你如今跟了他老人家去,落了好地方。”說話時候,佟老頭兒已經把他拉上車去,鞭子一揚,車輪子滴溜溜地轉著去了。
原來佟姓是關外的大族,便是這位佟大爺家裡,也蓋很大的莊院,四面圍著高梁田,屋子後面一帶高山,都是他的產業。
講到牲口,單說牛馬,也有四五百頭。家裡僱著五七十個長工,一天到晚也忙不過來。努爾哈齊到了他家裡,佟大爺專派他看管長工。那些長工都是粗蠢如牛的,一言不合便打起架來。他們起初見了努爾哈齊,也不把他擱在眼裡,還編著歌兒嘲笑他,說什麼“努爾哈齊,只見他來,不見他去 !”有一天,有一個綽號叫做“牛魔王”的,他坐在田旁山石子上,擎著他又黑又粗的臂膀,唱著這歌兒,唱完了,拍手大笑。在田裡做活的人也和著他笑。恰巧努爾哈齊從那邊走過來,聽得了,悄悄地走上前去,舉手向“牛魔王”脖子上一叉,又把他的粗臂膀反折過來。“牛魔王”痛得直著嗓子只是嚷:“我的爹爹,饒了我罷 !”這牛魔王是他長工裡面算氣力最大的了,如今也被努爾哈齊收服了。這五七十個人一齊拜倒在他跟前,情願拜他做師傅,要他指教拳腳。莊門外面原有一大片圍場,努爾哈齊便天天帶著他們在田工完畢的時候,在圍場上指導他們練習各種武藝:打拳、舞棍、耍槍、弄刀。這工夫足足練了一個年頭,大家都已領會得了。努爾哈齊又常常和他們放對。總沒有一個敵得過他的。
有一天,是盛夏的時候,關外風景好,樹木十分茂盛。許多長工在樹影下面納涼,努爾哈齊遠遠地走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