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來看新娘。蓀亞的同學走了以後,蓀亞向立夫道謝,感謝他的幫助解圍。木蘭說:“謝謝立夫哥。”於是一同笑那個鬧新房小夥子的窘態。
立夫告辭要回去,他說他母親和妹妹等著他回家呢。客人現在漸漸散去,但是奏樂之聲,仍然可以聽見,由窗子往外望,木蘭仍可以看見花園裡燈光明亮。到了半夜,聲音才沉寂下來。這時錦兒和伴娘才幫著新娘卸裝,之後,請新娘安歇,他倆出來,順手把門拉鎖上。
那天下午,新郎新娘飲“合巹杯”時,木蘭曾經和蓀亞說了幾句簡短的話。在別人散去之後,忽然就剩他倆在屋裡了,這時,他們沒有普通新郎新娘相對如陌生人那份兒尷尬拘束。
現在木蘭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脫下太緊的鞋,彎下腰揉搓腳。蓀亞看看,微微的笑。
木蘭問:“你看什麼呀?”
蓀亞說:“我看你哪,妹妹。”
他過去要幫忙。木蘭趕快把穿著襪子的腳放下去,說:“這跟你沒關係。這雙新鞋太折磨人了。”
蓀亞請求說:“妹妹,我給你揉一揉吧。”
木蘭把食指在臉上一畫,半害羞半得意的樣子說:“好意思!”但是蓀亞彎下腰去替她揉腳的時候兒,她的腳在地下踢了幾下兒,也就任憑他揉了。蓀亞把木蘭的腳在手裡攥好之後,他說:“現在怎麼樣?我算得到你了吧。”
木蘭的心怦怦的跳。蓀亞問:“你還記得我們在運糧河的船上,第一次見面的那一天嗎?”
“當然記得。你還記得在你們老家山東遊泰山時,我們倆爭論,說什麼‘貴處寶山’,‘敝處小山’嗎?”
蓀亞立起身來,引木蘭到床上去。他倆接著說話。幾乎還沒有睡覺,天就黎明瞭。
木蘭這位新娘第三天,一早起來,真是快樂幸福。伴娘趕快前去道喜。新娘必須向全曾家的每一個人“敬茶”,算是正式見面,由祖母開始。每一位長輩必須在茶盤子裡裡放一件禮品,算是見面禮。這一天有午宴,招待第一天沒招待過的客人;晚上又開宴席,請新娘全家,叫做“會親戚”。在下午,木蘭抓住一點兒機會,在新房裡小睡一下兒。她是需要睡眠,但是剛剛打盹,就聽見錦兒在外頭和一個丫鬟小聲說話。錦兒用腳尖兒輕輕走進屋裡,木蘭聽見她又輕輕走出去,對人說新娘剛睡著。
木蘭叫:“錦兒,有什麼事兒嗎?”錦兒就進來說:“石竹在外頭呢,她說全家都在祖母屋裡,他老人家很高興。新郎也在那兒,祖母派她來看您是不是有事。老人家希望你也過去。我剛才看見您正睡覺,沒驚動您。您大概還沒怎麼睡。”木蘭說:“我只是打了個盹兒。我怎麼能真睡得著?現在什麼時候兒了?”
“大概四點。我們家五點鐘來吃晚飯,有一位舅媽和她的小孫子要看新娘。”
木蘭問:“哪一位舅媽?”
錦兒說:“我也沒見過,我聽說她是太太的表親,住得離北京不遠。”
木蘭坐起來,趕緊收拾停當。石竹現在正在門口兒帶著小喜兒,羞羞慚慚的微笑,不敢進屋去。
木蘭說:“石竹,小喜兒,進來。你們倆為什麼沒伺候你們太太呢?”
石竹解釋說:“小喜兒央求我把她帶來看新娘的唱時鐘。”小喜兒說:“她也是要看。對不對?是桂姐告訴我們的。”
木蘭叫錦兒帶著那倆小丫鬟去看那個金鐘。到一個鐘頭和一刻鐘的時候兒,一個小鈴兒受到壓力,就發出音樂聲音。
兩個丫鬟都看得迷呆了。
小喜兒說:“桂姐告訴老太太,說新娘把鬧新房的人弄得很窘,大家聽了,覺得好有趣兒。”
木蘭又問:“二少奶奶在那兒嗎?”
小喜兒回答說:“沒有。”現在她們都已準備好,但是小喜兒不願把那個唱時鐘放下,一定讓木蘭拿給老太太去看看。
木蘭到了老太太屋裡,差不多全家都在那兒,屋裡因此擠滿了人。祖母倚在她的臥榻上,伺候她的丫鬟石竹立在一旁,大臥榻上和她對面坐的是一位年約六、七十歲的老太太,身上穿的可以說是窮人家的好衣裳,看來人還滿硬朗,就像鄉下那些年歲大而健壯的老太太一樣。他的孫子有十歲大,穿著一件沒洗過的新衣裳,衣裳長得多兩寸。曾先生和曾太太坐在比臥榻低的地方,桂姐鳳凰站在身後,曼孃的母親坐在另一邊兒,曼娘則站在母親身後,雪花則更在他們母女身後。木蘭在早晨已經正式見過全家,這一次只是非正式的家庭聚會而已。站在外面的丫鬟先通報木蘭來了,屋裡聽見了就一陣動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