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隕倥�牆�興�降摹安剎埂薄V洩�糯�姆恐惺醯�安剎埂敝�跫詞前焉倥�弊髁賭詰さ摹奧�Α薄U庵紙慌涮�齲�涫刀雜諗�絞且恢直湎嗟拇薟小4送猓�雷諉�罟�械墓��敲刻烊粘鍪狽志腿ビ�ㄔ爸脅杉�案事丁保�┧��謾P磯喙��虼死鄣梗�〉埂1╈濉⒑蒙�氖雷冢�ソヒ�鵒斯��塹腦購蕖<尉付��荒輳�1542),宮中發生了一次宮女謀弒皇帝的宮變,史稱“壬寅宮變”。宮變的主角楊金英、邢翠蓮等糾集十餘名宮女,在十月二十日晚上用黃綾布幾乎將世宗活活勒死。這件事情的最終後果,是十餘名宮女連帶受皇后嫉妒的端妃曹氏被凌遲處死。而且,世宗從此對於冷森的宮城心懷怯意,乾脆就搬出了宮城,住到了西苑的萬壽宮,專心地修起道來。
但是,無論是道士們的齋醮,還是甘露、丹藥、房中術,都沒能強健世宗那本就孱弱的身體。過度縱慾與濫服藥物,只能加速他的生命的逝去。嘉靖四十四年始,世宗就開始重病,次年十月,壽終正寢。此時,距邵元節死27年,距陶仲文死6年。道人既救不了自己的性命,又怎麼可能延續別人的生命呢?也許,世宗至死也沒有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他也許還夢想著自己即將真的成為“真君”或是“仙翁”呢!
誰做我的寵臣
嘉靖一朝,有寵臣,無權臣。世宗雖然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後就一直偏居西苑,但卻是乾綱獨斷,掌控著朝廷大權。這雖然是明代皇權前所未有地得到加強的結果,也是世宗自身的性格所決定的。世宗在大禮議事件中的勝利,讓他產生出極強的自負心理。有些學者說世宗是一個“自大狂”。這句話絲毫不錯。明末的黃景璁說世宗“集眾美自居”,即把自己看做是非常完美的人。實際上,世宗一直把自己當作是一個聖人。在有著這樣一種心態的帝王手下做大臣,自然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自誇。明代中葉有一位大臣叫做王守仁的,是一個大哲王守仁手札學家、軍事家(正德年間他平定了寧王叛亂),世稱陽明先生。嘉靖初年他在平定思、田二州的叛亂之後,給朝廷上了一道報捷的奏疏。疏中說了自己“永除百年來兩廣心腹之患”、“事半功倍”之類的話,結果招來了世宗一頓“近於誇詐,有失信義,恩威倒置,恐傷大體”的責罵。這件事說明,在世宗眼裡,沒有能臣,只有聽話辦事的奴才!嘉靖年間,皇帝比較信任的代表性的寵臣,前期有張璁(cōnɡ)、夏言,後期有嚴嵩、徐階。張璁、夏言皆以議禮而受寵;嚴嵩、徐階的特點,就是都很善於撰寫青詞。
張璁(1475~1539):字秉用,號羅峰,浙江永嘉人,後改名孚敬,字茂恭。後來,皇帝在召對時好幾次叫他“張羅山”,所以張璁乾脆又號“羅山”。據說,張璁身材高大,相貌秀美。20歲左右,他就中了舉人。然而,他參加過7次會試,都沒有考上進士。於是,他就乾脆想以舉人的身份向吏部謀一份差使。但是,一個名叫蕭鳴鳳的御史很會相人,看了張璁的生辰八字後就說:“你還是別去參加吏部的選試了。再過三年,你就可以成進士了。一旦你成了進士,你就和皇帝好得像一個人,天下人沒有誰能比得上你了!”張璁勉勉強強地回家世宗出警圖(區域性)了。3年之後的正德十六年(1521),張璁終於中了進士。張璁以新科進士的身份上疏要求尊奉皇帝的親生父親,使他後來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在議禮的過程中,兩個御史——段續和陳相——竟要求殺張璁、桂萼以正典刑。一時之間,張璁四面受敵,惟一的支援只剩下來自皇帝的慰問。當時,皇帝對張璁說:“你們不是靠議論我父親的禮儀而受我的寵幸的,你們只是把該說的正確的話講了出來而已。你們的忠心和你們的學識品行,都銘記在我的心裡。”因此,對於皇帝的服從與感激,就成了張璁後來做官的基本準則。那就是,要無限地服從並報答皇帝,而對於大臣們卻表示出極端的蔑視。張璁也在嘉靖六年(1527)升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入閣辦事。皇帝對他極其信任,曾對他說:“我寫給你的密旨,你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恐怕會洩露秘密。”從張璁的性格看來,他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在他作大學士期間,他做了許多事情,比如整頓翰林院庶吉士制度、讓科道官互糾。這些措施,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主觀意圖,卻都達到了整頓吏治的效果。但是,張璁倚仗著皇帝對他的信任,在任大學士期間,志驕氣橫,傲視公卿,根本就看不起別的官員。這在某個方面觸動了世宗敏感的神經。嘉靖八年(1529),張璁與首輔楊一清鬧矛盾。世宗命令張璁退休回家。可是,張璁一離開京城,皇帝就又對他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