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就非常重要了。據說,客氏與魏忠賢處心積慮地想廢除張皇后,然後以魏忠賢侄子魏良卿的女兒為後。但是,熹宗對張皇后頗有夫婦之情,以致此計不能成功。客氏更害怕皇帝的妃子產下皇子,母以子貴,從而得到熹宗的喜愛,而使自己失寵。因此,天啟一朝中朱由校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無一能夠長成。熹宗總共有三個孩子。長子朱慈然,諡懷衝太子,《明史》稱“不詳其所生母”。在《內起居注》頗詳實的明代,這實在令人奇怪。次子朱慈,慧妃範氏所生,未滿1歲即夭折。三子慈炅(jiǒnɡ),容妃任氏所生,未滿1歲亦夭折。一些學者認為,這都有可能是魏忠賢和客氏下的毒手。更有甚者,不少的皇子其實是在胎中已遭客氏的暗算,例如裕妃張氏之孕。裕妃張氏因為無意中得罪客氏和魏忠賢,客氏、魏忠賢就假傳聖旨,將裕妃幽禁於別宮,逐去宮女,斷絕飲食。當時的裕妃已然懷有身孕,卻被活活地餓死宮中。宮中的其他妃子,從此對客氏非常恐懼。例如曾生育皇二子的慧妃範氏,擔心自己會落得和裕氏同樣的下場,就在平時預藏食物,後來果然被客氏幽禁半月之久,靠著私藏的食物活了下來。
魏忠賢與客氏兩人,一方面處心積慮地除去宮中一切可能對他們不利的因素,一方面向熹宗進獻自己的養女,冀圖能生得一男半女。然而,熹宗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魏忠賢與客氏的如意算盤始終沒有撥轉。所以,熹宗的去世,對於客氏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信王朱由檢入宮即位後,客氏就再沒有居留宮廷的理由了。九月初三日離宮的那一天,客氏早早地起床。五更時分,身著哀服,入熹宗靈堂,取熹宗幼時的胎髮、痘痂及指甲等物焚化,痛哭而去。兩個多月以後,即天啟七年的十一月十七日,客氏被從私宅中帶出,押解到宮中專門處罰宮女的地方浣衣局,嚴刑審訊。審訊得出的結果令人詫異:當時宮中有8位宮女懷孕,客氏承認這8名宮女都是自己從外面帶進去的婢女,是想學呂不韋的榜樣,覬覦皇位。結合魏忠賢曾在熹宗死前說已有兩名宮女懷孕,宮女懷孕這件事也許真是客氏和魏忠賢精心安排的。如果客氏所說是真的話,那麼客氏自然是罪不容誅,於是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
天啟元年二月三日,即位不久的熹宗大婚,納祥符縣張國紀女為中宮,並在四月正式冊立,即後來的懿安皇后。張氏名嫣,小字寶珠,性情頗為嚴正。在明代後期混亂的局勢中,張皇后卻始終清醒。例如,在天啟朝,她非常討厭魏忠賢與客氏,對於魏忠賢的野心也深有提防;在崇禎一朝,她受到思宗的尊敬和禮遇,而且對於朝中的大臣如周延儒等人的欺上罔下行為非常厭惡。在百姓的眼中,張皇后有著極好的聲望。因此,當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城後,入宮的李巖第一個想到要保護的人便是張後。據說,李巖入宮,令宮女扶張後上座,行九拜之禮,令人護衛。當天晚上,張皇后自縊而死。從這一點來說,皇后張嫣的性情“嚴正”,確是事實。明亡之後,有一個自稱張皇后的女子向清朝投降。對此,清代學者朱彝尊曾作了一番辨別,說:“魏忠賢養女任氏,送給熹宗,被立為貴妃。農民軍攻進北京後,流轉民間,詐稱熹宗皇后。被送往官府,光祿寺每月供養。人們所以都說熹宗張皇后失節。沉冤莫雪,故附白之。”從《明史》的記載看,張皇后確實是在大順農民起義軍進城之後自縊而死,年38歲。
張皇后入宮之時,年15歲,體態頎秀,相貌豐整。入宮之後,她十分厭惡客氏。一次召客氏於宮中,欲繩之以法。此事使客氏和魏忠賢非常害怕,總想借機報復。於是,魏忠賢指使手下散佈謠言,說皇后張嫣是盜犯孫二的女兒,而不是張國紀的女兒;孫二因為犯有死刑,就將女兒託付給生員張國紀,所以,張國紀將這段隱情不據實反映,犯有欺君之罪。順天府丞劉志選彈劾張後的父親張國紀。御史梁夢環也乘機興風作浪。幸好,熹宗惟一理智的地方,似乎就是尚存有一份夫婦之情,不致於因完全沒有證據的流言而懲辦張皇后,而相反是果斷地下旨譴責劉志選,從而使閹黨不敢妄動。從張皇后那邊看,魏忠賢就像是秦代的趙高,是一個陰險的閹宦。有一次,熹宗去見皇后,見桌上一本書,便問:“什麼書呢?”張皇后說:“《趙高傳》。”明代內宮后妃,所必讀之書是明太祖命儒臣編定的《女誡》,其要義即禁止後宮干政,《趙高傳》之類的史書並不是宮中后妃所必讀或應當讀的。張後此舉,自然大有深義,即想以趙高來譬喻魏忠賢來提醒熹宗。熹宗當時的反映是“嘿然”,不吭聲。熹宗想是意識到魏忠賢、客氏與張皇后的對立。他不願懲辦魏忠賢和客氏,當然也不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