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寬闊的水渠在村前蜿蜒而過,渠水悠悠似乎正在低唱著歡樂的歌謠。渠岸兩邊栽滿了綠油油的小樹和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在陽光和微風的輕撫下,婀娜多姿地搖擺著,好像在那裡跳動著快樂的舞蹈。
一年一度春風勁,換了一個人間。鳳棲村變化真大呀。石維民高興地感嘆著。心裡那塊曾經壓著的石頭,突然間被拋到九霄雲外,全身頓時感到輕鬆和愉快起來。
楚小蘭家也蓋了一幢二層樓新房,新房在村裡雖然不算最起眼,但外牆也貼上了白色的磁磚,顯得整潔而清爽。房前一塊平整的水泥曬壩周圍都栽上了桃樹、桔子樹和丹頂紅、美人蕉之類的花草。半邊曬壩上晾曬著穀子和玉米。曬壩前的小魚塘已被修整,塘埂周圍砌上了石板塊。魚塘的魚兒歡快地遊動著,水面上不停地翻動著浪花和團團水泡。一群鴨子和鵝兒從魚塘邊爬上曬壩,邊抖動著翅膀上的水花,邊吱嗄地叫喚著,像似歡迎著石維民,又像似要去吞食曬壩上的谷糧。
“去!去!去!才餵了的,那麼快就餓了哇?”一位聲音洪亮的老太太手拿一根竹杆兒從屋內走出來。老太太滿頭的白髮梳理得紋絲不亂,穿著一件嶄新的淺黃色翻領對襟襯衫和一條黑色的單褲,腳上穿著一雙時新的藍色運動鞋,整個人顯得精神幹練。
“楚媽媽,你好哇。”石維民滿面笑容。
楚大媽眯起眼睛張望了一下曬壩裡的石維民和小馬,立即歡樂地大笑起來:“哎呀……我當是誰呢?原來是石書記哪?真稀客,真貴客,來,來,快進屋裡坐。”
石維民走進室內,楚大媽沏了一杯茶遞。
“石書記,調走有一年多了吧?可經常回來看看石老爺子?”
“整天都在窮忙。調走後我是第一次抽了一點空回來。楚媽媽,這兩年您身體還好嗎?”
“託你的福……除腳杆老毛病外,身體一直還不錯。”
“哦,楚媽媽,我為您帶來了一些風溼止痛膏,還有一點中成藥,都是治風溼的。我這次下來時間倉促,其它的東西也不便帶。路過鄉上正好趕場,就只給您買了幾斤蘋果。”石維民邊說邊從提包裡拿出一堆藥來。
楚大媽非常感激,執意要給石維民、小馬捉幾隻雞和鴨子作為答謝,說農村裡也沒什麼特別好的東西可帶。
“不!楚媽媽,城裡這些東西都好買,辛辛苦苦喂出來也不容易,留著自己慢慢吃。”
“不是嫌棄吧?這些東西比你們城裡好。你們城裡吃的雞呀,鴨呀,魚呀,還有豬肉,聽說都是飼料里加什麼……新增劑……催肥劑喂出來的,說是有什麼副作用。所以城裡的娃兒都長得胖,成熟得早。不像我鄉下的這些東西,都是喂穀子喂草長出的,沒有汙染,沒有什麼副作用。電視裡都在說,叫什麼環保食品……還叫什麼來著?”
“還叫綠色食品。”小馬笑了。
“對,綠色食品。人老了,瞧我這記性!”楚大媽接著又拍了拍腦袋說道:“哎呀!幾點了?光顧說話,澇糟蛋也忘了給你煮。”
石維民看了一下手機說:“還早呢。才十點半。”
“也該做午飯了。怎麼楚成和文秀趕場還沒回來?他們說最多一個小時就要回來的。”楚大娘說完焦急地望著門外。
“媽,我們回來了。”楚成和文秀提著兩個手提袋進了屋。
“楚成,文秀,你們看誰來了?”楚大媽樂滋滋地喊著,然後進了廚房。
夫妻倆剛放下袋子,一抬頭突然看見石維民和小馬坐在桌子邊,一陣驚喜。“哎呀,石市長,哪一陣風突然把你吹過來了?什麼時候到家的?”楚成非常高興。
三人剛熱情地聊了幾句,楚大媽從廚房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澇糟蛋走了出來,又安排兒子兒媳捉魚殺鴨來。小馬一聽要捉魚,來了興趣,也跟了去。
“楚媽,您千萬不要太麻煩。飯菜一定要簡單。”
“都是現成的東西,有什麼麻煩?請都請不來呢。你安安心心地看電視,飯一會就好。我忙去了,大媽還有許多話等吃飯時再和你聊呢。”楚大媽又進了廚房。
客廳裡只剩下石維民,他滿懷喜悅的心情由衷地感嘆著:變化真大呀!變化真大呀!才一年多時間,卻似換了一個人間。
前年這裡還是窮得出了名,農民的負擔每人每年高達三百多元,鄉鎮幹部和鄉村教師工資拖欠一年又一年,農業提留款無法收,中央下撥的支援革命老區的扶貧款也被扣壓。鄉鎮幹部無奈下村下社催收提留款時,採取了一些過火的行為,導致村民為抗交而集體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