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作人員知道他有兩大愛好:一是部隊打下新的城鎮,弄到書報給他送來,會使他非常高興,通宵達旦地讀了起來。有一回,不知是誰,給他送來一本線裝書,他大大讚賞了一番。原來,那是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文集中寫及北宋江西剿匪的情景,毛澤東比較古今的“山大王”,說從北宋剿到現在,“山大王”是“剿”不完的。他笑道:“蔣介石佔京為王,我們佔山為王”!他的另一愛好是吸菸。誰給他弄到紙菸,他會高興一陣子。
賀子珍的一項工作,是為毛澤東剪報。他看到報上有儲存價值的資料,畫一個圈,賀子珍就給他剪下,儲存起來。有關的檔案,也是由賀子珍儲存。毛澤東的警衛員,大都是貧苦農民,不識字,由賀子珍教他們文化課。
毛澤東那時過著流動的生活,他的行李很簡單,一床被子,幾件衣服,一頂斗笠,一把油紙傘,一盞馬燈,此外加上一擔書簍,一擔鐵皮檔案箱。他愛喝茶,用土碗盛著茶水。他的秘書除賀子珍外,還有譚政、鄧華。譚政後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大將之一、國防部副部長。鄧華後來成為上將,他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毛澤東的副官是楊至誠,黃埔軍校畢業,參加過南昌起義。後來成為上將,當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在井岡山上,毛澤東是唯一用毛筆的人。別人都用鉛筆。毛澤東也常用鉛筆。畢竟是戰爭環境,鉛筆攜帶最方便。那陣子,毛澤東不時凝思著,然後把長板凳放到櫃檯前,坐在那裡寫什麼。如此斷斷續續地寫,最後在寧岡礱市完成了寫作。寫畢後,他交給秘書譚政謄抄。譚政記得,他謄在很薄的竹紙上,字寫得很小。謄了兩份。不久,來了一個湖南水口山的工人。毛澤東把譚政抄好的兩份檔案交給了這人。那人小心翼翼地捲成菸捲一般,取下雨傘柄,塞進傘把子裡,再裝好傘柄,走了。
那人是地下交通員。他把毛澤東反覆思索寫成的檔案帶走後,透過地下交通線,一份交中共湖南省委,一份帶到上海,交中共中央。那份檔案,後來被印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篇名為《井岡山的鬥爭》,即毛澤東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致中共中央的信。在此之前的十月五日,毛澤東在中共湘贛邊區第二次代表大會上,作過《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報告——即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一文。
這兩篇文章,是毛澤東上井岡山一年來的經驗的總結。特別是《井岡山的鬥爭》中,他的思索更加深入,更加系統化。《井岡山的鬥爭》一開頭便指出:一國之內,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紅色政權區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國有這種事。我們分析它發生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有買辦豪紳階級間的不斷的分裂和戰爭。
毛澤東還分析了紅色區域存在的五項條件:
(1) 有很好的群眾;(2)有很好的黨;(3)有相當力量的紅軍;(4)有便利於作戰的地勢;(5)有足夠給養的經濟力。
毛澤東總結了一年來的重要經驗:“紅軍之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敗,‘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紅軍以集中為原則……我們的經驗,分兵幾乎沒有一次不失敗,集中兵力以擊小於我或等於我或稍大於我之敵,則往往勝利。中央指示我們發展的游擊區域,縱橫數千裡,失之太廣,這大概是對我們力量估計過大的緣故。”毛澤東強調,“我們建議中央,用大力做軍事運動”。毛澤東分析了“八月失敗”的原因:
八月失敗,完全在於一部分同志不明瞭當時正是統治階級暫時穩定時期,反而採取在統治階級破裂時期的政策,分兵向湘南冒進,致使邊界和湘南同歸失敗。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經和省委派充邊界特委書記的楊開明,乘力持異議的毛澤東、宛希先諸人遠在永新的時候,不察當時的環境,不顧軍委、特委、永新縣委聯席會議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張的決議,只知形式地執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附和紅軍第二十九團(成分是宜章農民)逃避鬥爭欲回家鄉的情緒,因而招致邊界和湘南兩方面的失敗。
毛澤東談及了對於這種亂指揮、瞎指揮的苦惱:“這樣硬性的指示,不從則跡近違抗,從則明知失敗,真是不好處。”不過,當人們從“八月失敗”的沉痛教訓中清醒過來,不能不佩服毛澤東當時的預見和正確主張。毛澤東的威信在井岡山上越發高了——他的威信,曾因被中共中央開除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而一度下降。
井岡山畢竟閉塞、遠僻,是當時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