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彼等雖屬烏合之眾,不堪一擊,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誠:《剿匪戰史》,第五卷,江西省檔案館收藏為了打勝第五次“圍剿”之戰,陳誠提出了十六字方針:“封鎖圍進,配合迫進,逐步穩進,乘虛突進。”站在蔣介石背後的高個子,一頭銀髮,碧眼高鼻,舉止傲慢。此人是蔣介石請來的德國軍事顧問賽克特——蔣介石仿照曾國藩當年“借洋兵助剿”,只是把“洋兵”換成了“洋顧問”。蔣介石十分看重德國,以為在“洋人”之中,德國的軍事經驗最值得借鑑。他的眼光是不錯的。後來,希特勒納粹德國崛起,果真幾乎踏平歐洲。
從一九二八年末起,南京三元巷總司令部東面的禮堂裡,每逢星期五晚上,常有德國軍事顧問講課。總司令蔣介石帶頭前往聽課。他手下的將領也就跟隨其後,步入禮堂聽講。一個由四五十名軍官組成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駐紮在南京。首任總顧問是德軍鮑威爾中將。第二任總顧問為德軍佛採爾上將。眼下,站在蔣介石身後的,則是德軍派出的第三任總顧問賽克特。
比起前兩任總顧問來,六十七歲的賽克特要顯赫得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就出任德軍駐土耳其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德國陸軍總參謀長;戰後任巴黎和會德國代表團軍事代表;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六年,擔任德國國防軍總司令。他於一九二六年退休,退休前晉升為一級上將(也有的說是元帥)。在德國軍界,他堪稱德高望重。
蔣介石請來了賽克特,待其為上賓。
賽克特引用希特勒的“名言”,給蔣介石以啟示,“我們的鬥爭只有兩種結局:不是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就是我們踩著敵人的屍體過去!”賽克特隨蔣介石從南京來到廬山,目的是為第五次“圍剿”出謀劃策。賽克特的最大“貢獻”,在於為蔣介石制定了“堡壘政策”。賽克特主張用密集的碉堡群,對中央蘇區進行包圍,然後緩緩推進。一邊推進,一邊築碉堡。賽克特指著江西地圖說:“共產黨的統治區不過五萬平方公里,只要保持每天前進二里的速度,不出一年,就可以全部吃掉!”蔣介石深以為然。他引用曾國藩的話作為佐證:“扼要立營,加高加深,應戰應守,皆能有備。”他說:“前幾次失敗,敗在‘長驅直入’!”
在賽克特的“顧問”之下,蔣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圍剿”的新策略:“戰術上要取守勢即以守為攻,戰略上要取攻勢即以攻為守。”“軍行所至,立建碉堡,逐步推進,穩紮穩打,三里五里一進,十里八里一推。”“進得一步,即守一步。逐漸前進,縮小匪區。”蔣介石在廬山上摩拳擦掌,大聲疾呼:“如吾軍上下,果能以誠信相孚,以禮義相尚,而以廉恥相勉,專心一志,實行主義,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何患匪寇之不滅哉?諸將士其將以吾言為剿匪操勝之左券乎?”
第五部分:艱難歲月博古也請來了德國“高參”
就在蔣介石請來了德國顧問賽克特的時候,博古也請來了德國“高參”……
一九三三年九月,瑞金熱得像蒸籠,終日端坐著的報務員更是汗流浹背。忽地,從中共上海局傳來的一份密電,報告了重要訊息。正在機要科擔任譯電工作的項英妻子張亮譯畢電文,迅即交通訊員把電報送到博古手中。博古一看電報,馬上召來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告訴他有一重要人物由上海前來中央蘇區,務必做好接護工作,做到萬無一失。
來者一男一女。男的是共產國際派出的軍事顧問、德國人李德,女的是博古夫人何群先。博古從上海來瑞金時,何群先正懷孕,無法同行。此時,何群先在上海已生了孩子。她把孩子寄養在無錫老家,便陪同李德一起動身,一路上既可照料李德,也可以當他的翻譯(李德和她都會講俄語)。鄧發知道來者非同尋常,豈敢怠慢,當即著手嚴密地佈置保衛工作……鄧發手下有一位能幹的“小鬼”,名叫卓雄,奉命帶領一支精悍的隊伍,前去接護從上海來的要員。頗費周折,筆者在北京高幹住宅區裡尋訪到卓雄。如今年近八旬的他,看上去如同一尊彌勒佛,當年卻是以機靈能幹出名的“小偵察”。
卓雄原名趙才廉。由於表叔思想激進,他十二歲就被表叔帶出去參加革命。一九二七年,十五歲的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劉士奇(即賀怡前夫)把他改名“卓雄”。小小年紀,他當上團長,在湖南文家市戰鬥中立了功,人稱“小將”。可是,肅“AB團”時,居然肅到他頭上!幸虧毛澤覃、黃公略保了他。王稼祥說:“笑話!這麼個小鬼,也是‘AB團’?”這一句話,就“解放”了他。於是,他調到國家政治保衛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