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
李達是一位著名人物,中共“一大”代表,馬列主義理論家。這位“書生”怎麼忽然成了參謀長?何況他已於一九二三年秋宣佈脫離中共,此時正在上海埋頭於著述。原來,有兩位同名同姓的李達。此李達非彼李達。紅六軍團參謀長李達原名李德三,陝西眉縣人,一九二六年入平涼第二軍官學校,一九三一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紅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李達是道地的軍人,後來擔任過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此李達和彼李達有過一次奇特的幸遇:那是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創辦《紅旗》雜誌時,彼李達成為編委。頭一回開編委會時,由於經辦者的誤會,把兩個李達都請來了。鄧小平只好朝這位李達上將笑道:“你來了,也好,就坐下來聽聽吧!”此李達當時在楓香溪命令先遣隊停止前進後,迅即寫一簡箋致賀龍,大意是:“我們是六軍團,奉中央軍委命令,前來找二軍團會合。我是李達,率先遣支隊走在前頭,希望和賀老總會面。”寫罷,李達派一戰士送去。才一會兒,從山上下來一夥穿灰布衣服的人。走在最前頭的,留著八字小鬍子,此人便是賀龍。他的後面,則是政委關嚮應。
先頭部隊趕緊向紅六軍團司令部報告喜訊。十月二十四日,紅六軍團主力終於與賀龍部隊會師。會師時,任弼時、蕭克由於過度勞累,不得不躺在擔架上跟賀龍握手。無線電波從黔東印江縣的木黃傳來,博古、李德得知紅二、六軍團會師,便認定紅六軍團走過之路,應成為紅軍主力西征之路。西征的終點在湘西黔東,紅軍主力“大搬家”,搬到賀龍那裡!半個多月後,蔣介石也弄清了博古、李德的意圖:十一月十日,蔣介石攻佔紅都瑞金,從雲石山中共中央機關殘存的檔案中,查明紅軍此次突圍,不是南進,而是西征。
蔣介石以手加額:“哦,原來如此!”在此之前,蔣介石為摸清紅軍的戰略意圖,煞費苦心。最初是這樣分析“共軍動向”的:
一、由贛南信豐入廣東——蔣介石認為,共軍利在乘虛,但如果進入粵境,逼得粵軍不得不拼命抵抗,形成前後夾擊,會使共軍難於立足。
二、從贛南經粵湘邊境入湘南,重建蘇區——蔣介石認為,那裡是政治上薄弱區,應加以重視。
三、進入湖南後出鄂皖蘇區再北進——蔣介石認為,這是當年太平天國北進的路線,政治上威脅較大。
四、經湘西入黔、川再北進,內中還可能渡金沙江入川西——蔣介石認為,“這是石達開走的死路”!摸不清紅軍動向,蔣介石難以佈置“追堵”。眼下知道紅軍是“西征”,目的是與賀龍部隊會合,蔣介石心中有底了!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七日蔣介石發出了重要的命令:“剿匪計劃大綱”。
蔣介石的電文中指出:“查贛匪傾巢西竄,我大軍正分頭追堵。期於湘水以東地區,將匪撲滅。”蔣介石的電文透露,他已完全清楚紅軍的戰略意圖,指明他的部下們“應以不使該匪能長驅入黔,會合川匪,及蔓延湘西,與賀、蕭合股之目的”。何謂“賀、蕭”?賀龍、蕭克也!這就是說,蔣介石對紅軍主力的西征意圖已瞭如指掌,達到“知彼”的程度了。他一檢視地圖,心中更加明白:紅軍主力前進的路線,不過是“取蕭克舊徑”!確確實實,紅軍主力西征,正是沿著蕭克部隊走過的“舊徑”前進!連走什麼路線、朝哪裡走都已明白無誤,“急急如律令”,蔣介石坐鎮南昌行營,預備軍總司令陳誠侍立在側,發出一道又一道命令,在湘江兩岸撒下了羅網……往日,總是毛澤東利用兩山夾一谷的地形佈下“口袋”,等著國民黨軍隊去鑽;這一回,顛倒過來了,蔣介石藉助於湘江天險,佈下“口袋”,等著博古、李德帶領主力紅軍去鑽。
第六部分:長征途中鮮血染紅了碧綠的湘江 1
廣西的東北部,高山林立的所在,人稱“桂東北山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就坐落在那裡。大山叢中,一江碧水奔騰著,朝東北方向進入湖南,仍保持東北走向,貫穿湖南全境,注入湘東北的洞庭湖。這條大江便是湘江。零陵、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像一長串的明珠,串連在綠色的綢帶湘江上。主力紅軍欲與紅二、六軍團會師,非越湘江天險不可。西征的紅軍,像一支負重的“象隊”,在山林中緩緩向前。全軍的總人數,多達八萬六千多人,其中一、三、五、八、九這五個軍團為七萬多人,其餘為軍委縱隊和中央縱隊。軍委縱隊為軍委總司令部各局和總政各機關,四千七百人,葉劍英為司令員。中央縱隊又稱“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