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3/4 頁)
神就可以溝通交流,這就是最簡單的情感資訊傳遞。”
“樓主的最偉大之處,不在於發現這種情絲——實際上很早人類就知道它的存在了,只是證實不了而已。所以。樓主的偉大就在於,透過科學嚴謹的實驗證明了‘情絲’這種介質的存在。”
“個人覺得樓主的這篇科研報道很廢啊。發現情絲,證明情絲存在有什麼用?人類很早就發現火,知道火的存在了,可卻直到幾百萬年之後才會使用火。其他諸如雷電、風等種種自然力量都是如此,亙古存在。發現容易,想將之掌握、使用卻難比登天。所以,大家都退散了吧,情絲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或許等人類滅絕了,我們都不一定能夠掌握和使用。”
“。。。”
科學論壇即使是民間性質的,也和一般的論壇不同,就比如這回復,同樣很少有水的。基本上都是各抒己見,相互交流。不過,對於李曉文這樣專門研究生命科學的研究員來說,這些人的回覆倒真是有些好笑。
看完之後,他想了想也回了下帖子。
“作為一名相關方面的研究人員,我必須站出來說,樓主的這篇報道,真的具有劃時代意義。一般的科學愛好者可能覺得。發現一樣事物的存在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
“在發現這方面來講。是分為幾個層次的。首先便是毫無根據的猜測、妄想;其次就是有一定根據,卻無法證明的推測;然後就是透過嚴格實驗進行證明了的發現。而樓主這篇關於‘情絲’的報道,無疑是暗物質、資訊傳播介質方面的跨時代發現!”
——無一不曉。
這一寫回復,李曉文差點沒收住,要來個長篇大論。幸虧關鍵時刻記起,自己正在研究的那些東西還處於保密階段。不能洩露出來,這才及時收了手。
可隨後再看看華龍的這篇關於“情絲”的帖子,他又覺得無奈。這篇帖子中的對“情絲”研究過程的描述,透露了許多他研究話題的相關秘密,他再去保守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正感嘆間。李曉文的手機忽然響了,一看,居然是他的老師,中科院的劉方程院士打來的。
“喂,小李嗎?國外神話論壇上那個關於心靈能量、情感資訊傳遞介質的報道,是你發表的嗎?我說小李啊,你怎麼就這麼糊塗呢?研究有了進展不知道先報告上面,反倒發到國外的論壇上去了。你呀,這回可犯大錯誤了!”
劉方程院士上來便是一通充滿關切,卻又帶著責備的話語,讓李曉文都沒法插口。只好等他說完了,才道:“老師,那篇報道不是我發的,我也是才在國內的星奇科技論壇上看到。”
“真不是你發的?”劉方程院士疑惑。他想,華人中有進行這方面研究,卻又有可能出成果的只有他這個學生了。
“真不是。”李曉文無奈的道,“我這邊每次做實驗上交有記錄檔案,不信你過來一查就知道了。”
聽到不是李曉文發的報道,劉方程院士先是鬆口氣,接著卻又生氣起來,道:“小李啊,你是不是該加把勁兒了?你看人家這報道都出來了,你那兒還是屁進展都沒有。剛才幾個老傢伙都打電話過來,問我是不是你,現在你可讓老師丟大臉了。哎!”
聽到老師嘆氣掛了電話,李曉文感到相當無語——人家要那麼快研究出來了,他有什麼辦法嘛。
這篇關於“心靈能量、情感資訊傳播介質”的報道不僅在國內的科研圈引起震動,在國外科研圈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之間,國內外許多相關科研人員都在議論這篇報道似的帖子。又因為報道中關於“情絲”的描述過於玄幻,讓眾多的科學愛好者,同樣跟風議論。
一時之間,關於“情絲”這種介質的傳播和議論,在科研圈中直線升溫。
楊健本人卻對此一無所知,因為自從回到淮桑,他就陷入了一種相當忙碌的狀態中。
【求保底月票啊,希望還有月票的同學支援下。】(未完待續。。)
第160章 賓客不絕,清算
門庭若市。
用這個詞來形容楊健家現在的情形,並不為過。
本來,就算楊健出名,也該是淮桑城裡大大小小的人物、親朋好友設下飯局請他過去的,但楊健嫌邀請他的人太多,以腿腳不便為由將其中的許多都謝絕了。只在初二跟著父母去了姥姥姥爺家,初三則是跟著楊遠去了之前常走動的幾位堂叔伯家。然後,初五開始,就一直有人上門拜訪。
最先來的自然是那些沾親帶故,卻並不真正熟悉的;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