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頁)
眾人見他出手大方,盡皆歡喜,高高興興的領了賞錢,就此散去。
馮葉華為人慎重,勸道:“教主,你可曾想過,咱們這麼許多人,未必人人都能管得住自己,萬一有人得意忘形,喝的爛醉之後,說出咱們隱秘,那可就糟了。”
九嬰笑道:“咱們初到此地,什麼都沒幹,空口無憑,韃子憑什麼來捉我們?況且此地偏僻,周遭多有盜匪山賊,更有許多武林門派,咱們又不起眼,韃子未必管得過來。”其時北方歸元已久,與南方遍地凋敗的景象有天壤之別。元世祖忽必烈放開武禁,鼓勵民間學武之人投效朝廷,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因而北方武林頗為興盛,各地新興門派林立,高手競相湧現,層出不窮,更多有從軍當官之人。
馮葉華聽九嬰這麼說,這才稍感放心,又見到九狐、李書秀、安曼與萬佩蘭四人結伴,迫不及待的下了山,騎著馬,朝大都方向趕去,他微微嘆氣,也難得放下擔子,取了銀兩,獨自一人遊山玩水去了。
九嬰找到蒼鷹,見他居然難得消停,正坐在房中看書,說道:“大哥,你隨我來,我要去見一個人。”
蒼鷹一躍而起,說道:“我這兩天腰痛的很,走不動路,你若要去煙花柳巷胡鬧,還是不要找我啦,不如找關山月陪你吧。”
九嬰見他神氣活現,登時起疑,奇道:“你年紀輕輕,怎麼會腰疼?”
蒼鷹正色道:“前些日子,我氣血不通,排便不暢,又心猿意馬,欲·火焚身。。。。”
九嬰知道他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一把捂住他嘴巴,說道:“別找藉口,你隨我來就是了。”除了九狐之外,他只對蒼鷹一人由衷信賴,此去所作之事極為要緊,蒼鷹精明能幹,武功高強,有他在身旁,自然便安心許多。
蒼鷹也不反抗,兩人牽過馬,沿山路而下,朝大都奔去。到了大都,見到廣廈高樓,飛簷相接,鱗次櫛比,街上滿是達官貴人,衣著鮮麗,盡顯雍容華貴之氣,又不時有馬車沿途慢行。
蒼鷹低聲罵道:“這些韃子,佔了我中原大好江山,在此享盡榮華富貴,而我漢族百姓卻如臨水火,當真豈有此理。“九嬰嘆道:“也是韃子勢大,咱們一時也無可奈何,總之前路艱險,咱們唯有見機行事,圖謀大業吧。”
他對大都道路極為熟悉,穿過大街小巷,來到一條精緻典雅的小巷之中,但見四周滕苗繞牆,樹木橫列,兩旁滿是閒居小樓,雖在冬季,卻不覺蕭瑟氣息。
九嬰朝周圍望了一圈,笑道:“正是這裡,這麼多年了,此地居然一點兒沒變。”
蒼鷹問道:“二弟,你來過這地方嗎?”
九嬰如孩童般激動不已,四處奔走,東摸西摸,手腳不停,他說道:“在我年幼之時,我曾在此住過一年。這兒叫做滕苗巷,算是富人幽居的地方。”
蒼鷹說道:“你小子還挺有福氣,這開平城乃是韃子皇宮所在,你居然能在這兒找到住的地方?”
九嬰哈哈大笑,興致極好,抬頭望了望天空朧月,說道:“咱們就在這兒等著吧。”
蒼鷹也不多問,在牆上一靠,閉目養神起來。
過了許久,蒼鷹耳朵豎起,睜開眼,聽見遠方響起數人腳步聲,有兩人腳步沉穩,功夫不弱,另一人腳步歡快,似是一位少女。他一挺腰,站直身子,手掌摸上長劍。忽然聽一女子遠遠說道:“你們就留在這兒,不要跟過來了。”
另兩位女子齊聲說道:“郡主,這怎麼使得?”其中一人說道:“你又不對咱們說你要見的人是誰,萬一他們心懷不軌,驚嚇了郡主,那可如何是好?”
蒼鷹瞪大眼睛,望著九嬰,低聲說道:“好你個色·狗,原來你在等九和郡主!你和她早就約好在此碰頭麼?”
九嬰眨眨眼,神情頗為得意,但又有些尷尬,他說道:“也是湊巧至極,我和她做了一年之約,恰好就在今晚。”
蒼鷹暗想:“莫要叨擾風·流事,成人之美裝不知。他們兩人在此相聚,我蒼鷹又湊什麼熱鬧?”想要走開,九嬰一把拉住他,說道:“並非單單為了九和。”蒼鷹知道九嬰神機妙算,事事皆在算計之中,來此必有深意,立時停止腳步。
九和聽那兩位女子侍衛糾纏不休,語氣登時不善,嚴厲說道:“你們兩人居然不聽我號令,膽子可大了不少呢,有你們兩人在場,我可真放心了。”
那兩位女子登時服軟,說道:“謹遵郡主號令。”就此沒了聲息。
九和嘻嘻一笑,說道:“這才像話。”快步朝這邊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