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把陰風吸入體內,到底想幹什麼?”
剛想到這裡,紫府猛地一震,靈胎彷彿置身於死寂的虛空,全無著力之處,雖不同於先前那種陰寒到骨子裡的痛楚,卻在一點一點衰亡。任誰一口吞下這麼多地府陰氣,恐怕都難以承受,能保住性命就已是萬幸,哪裡還顧得上靈胎、修為之類?偏偏顧東籬強忍煎熬的同時,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下糟了,靈胎難保!”
須臾間,一段話閃現出來。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包陰陽,陰陽生道。若無陰陽,道氣不見,惟陰陽迭運其中,道氣長存,歷萬劫而不壞。道者,陰陽之根本;陰陽者,道之發揮。所謂太極分而為陰陽,陰陽合而成太極,一而二,二而一也。”
又曰:“道非陰陽,見陰陽已然為氣。道即理,即天道,即性。而氣聚理附,即成物,即現陰陽。所謂陰陽者,有名而無形,天地之大道,萬物之納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素府也!”
這兩句話均出自九界道祖所撰的《陰陽道鑑??總綱》一篇,一語道破世間萬物的本來面目,為修行中無可置疑的金科玉律,縱使大羅金仙也不得違背。
天地間不論何等事務何種現象,均可以用陰陽來解釋。陰陽之秉性情感相錯,既可無限細分又互為對立互為制約;陰陽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相互滋生,依據主次消長又能相互轉化,實在是博大精深妙不可言。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消長平衡之道!
陰陽二者無論孰強孰弱,一旦失衡便會出現問題。對常人而言,體內陰陽不調就會百病叢生,輕者身體不適,重者便有可能送命。在修行人則更為重要,尤其是靈胎,一旦陰消陽長或是陽消陰長,最終只能落得陰陽皆消、靈胎消於無形、死後形神俱滅的下場。
這些道理,藍二給顧東籬講過,而且講得十分仔細,所以顧東籬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如何不急?儘管不願意束手待斃,可是面對這等情形又能如何?除了腦子裡的念頭尚能運轉,其餘的一切都已失去了控制,不由暗自苦笑:“這一下,可真是山窮水盡了!”
靈胎內陰氣大盛全然失衡,已到了行將崩潰的邊緣,回想起待自己恩重如山的顧懶懷和老管家,顧東籬心中一陣酸楚,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憶昔年》。隨著曲調流轉,陰氣侵蝕的愈發厲害,整個意識漸漸模糊,進入到彌留狀態。迷迷糊糊,似乎又回到紫府當中,此時曲子恰好到了最為高亢的當口,那隻靈狐再次出現。
靈狐附和音律不住鳴叫,本已昏昏沉沉了無生機的顧東籬頓覺心神一定,抬眼看去,靈狐化作絲絲藍光在虛空中不斷變化,組成一個個斗大的天書排列成行。
“這是什麼?”顧東籬一愣,順口讀道:“蒼元浩靈,少陰少陽;九?還丹,使我魂寧;紫府結華,藏內鮮明;煉神固髓,返白為青;靈胎內發,景登紫庭;敢有犯試,催以流鈴;上天玉?,名上太清!”堪堪唸完,尚來不及作何反應,藍光已然沒入虛空,片刻之間又和陰氣攪作了一團。
紫府內氣息激盪搖搖欲墜,虛弱到極點的靈胎被撕成百十個虛影,眼見大廈將傾,顧東籬忽地福如心至,大笑一聲朗聲道:“紫煙結雲,三?歸心!”言罷再次誦讀適才那段文字,讀的是全心全意更無一絲雜念,先還能大略記得讀了多少遍,到最後只將心思放在所讀的那個字上面,渾然拋卻了所有一切,進入到一心不亂如如不動的境界。
所謂如如不動,勉強可以說成是不著於相,順乎天地大道,盡隨緣法而定的一種狀態,實為可遇不可求的妙法境界。當日藍二在提及夢魘魔時就曾說過,要想摒除妄念破除夢境,唯有達到如如不動的境界方能做到,由此可見其難。不過話又說回來,正因為難得,所以一旦進入此等心境,於心神靈念、紫府靈胎以及三魂七魄均有極大的助益。以此之故,在諸多修真典籍中時常可以看到這四個字,此境界也為修行者所極力追求和體悟。
及至讀完最後一個字,所有雜念所有妄想盡皆消散一空,顧東籬緩緩睜開雙眼,四周一片空明,潔淨無瑕。此刻,他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心如止水,只覺從未像現在這樣寧靜安詳。就這麼一動不動地坐著,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頭頂上漸漸顯現出一片七彩祥雲,一張一縮就如同在呼吸一般。
“是了,這應該就是常說的靈竅吧!”顧東籬點點頭,心念流轉自然而然地想到:“不知,靈胎又是怎樣一番景象?”意隨心動,一道淡淡的身影隨即顯露出來,雖有些模糊看不清楚,仍可確定和他自己長得一般無二。
“奇怪,怎麼變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