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不是我的。再見,一個時辰。”
“張兄……”
人影一閃,再閃,驀爾消失在右方的竹林內,隱約可看到竹枝微動,人影已杳。
尚義小築的人恨重如山,人人磨拳擦掌,誓為朱禮三爺和十五位弟兄復仇,集合所有的人手,準備全力以赴,以潛龍精舍為目標,勢在必得,誓不兩立。
第一步行動,是擒捉眼線,以便取得有關潛龍精舍的機關埋伏佈置與裡面主要人物的動態,這是知彼工夫最重要的第一步。
所有的訊息,以活口的口供最可靠,因此擒眼線與捉精舍的人,以活口為主,在各處設伏佈網張羅,行動展開快速,進行得如火如荼。
潛龍精舍的人,一而再計算太歲張失敗,死傷甚慘,不得不採取關閉自守的策略,避免被太歲張報復蠶食,減少外出活動的人手。
因此,尚義小築捕捉活口的措施,所收的成效有限,因為在外面活動的人減少了。
兩個外表樸實的中年村夫,從鎮西的小徑緩緩東行,距鎮仍有三里左右,兩人一面走,一面用土音濃重的俚語,談論今年農產的收成,偶或談些香會期間,山上山下所發生的趣聞。
沒有人相信他們是眼線,不論外表或談吐,絕對是土生土長的樸實農夫,看不出絲毫可疑的徵候。
三里外第一次伏樁,有三個尚義小築的人,絲毫不懷疑兩位農夫的身分,蟄伏不動不加理會,任由兩位農夫有說有笑安全透過。
第二處伏樁不足兩裡,埋伏的四個尚義小築高手中,領隊人是尚義八將老四李黃。
李黃只是八將排名第四的編號,而非真名實姓,任何人升任,皆使用該編號作為身分地位的代表。
五位執事大爺的性質也相同,姓用朱,代表掌理該職務的權勢;名用仁義禮智是編號次序。
不論對內或對外,皆使用職務與編號,升遷調補經常更替,但職務與編號卻是永遠不變的。
三爺朱禮與十五名弟兄被殺,隨即派人補上了,因此,三爺朱禮仍然存在,只是人已經不同而已。
這位第四將李黃,原來的名號叫石敢當閻宏,是名列江湖十大力之一的風雲人物,名號響亮聲望甚隆,頗受江湖朋友尊敬。就任第四將李黃已有三年,是非常精明的老江湖。
四人潛伏在路旁的竹叢下,透過竹枝草梢,監視路兩端行來的行人。發現可疑便會出面查證,露面之後,不論是否成功的捉到可疑的眼線,立即撤離,移至另一處重設埋伏。
遠在半里外,便看清緩緩而來,有說有笑的兩個村夫,起初四人皆不曾留意,並沒進一步細察是否有可疑的徵候,皆認為兩人是鎮上的普通村夫。
兩村夫不可能發現路旁有人潛伏,毫無警覺泰然自若,低聲談笑緩緩經過埋伏區,向兩裡外的鎮西街口信步而行,但小徑彎曲,看不到陵陽鎮的房舍,視線被草木所遮掩,小徑前後不見人跡。
李黃的銳利目光,一直就目迎目送兩個村夫,仔細察看兩村夫的一言一動,是否有可疑的徵候。
兩村夫逐漸去遠,已遠出二十步外了。
李黃仍然目送兩村夫的背影,突然眼神一動。
路上有一個小坑洞,右首那位村夫正扭頭和同伴談話,突然發覺一腳落空,本能的伸手一搭同伴的手臂,身形因踏空而前傾下沉時雙腳一亂,隨即向上升,跳前八尺挫身落地平穩地恢復原狀。
這是身手矯健的人,非常了得的應變反應,此時此地的狀況,即使是一流高手,也不見得能辦到這種電光石火似的絕佳反應。
“夏兄弟,咱們走了眼。”李黃吃了一驚,向身側的同伴低叫,“這兩個村夫,是偽裝的高手,騙過了咱們四雙眼睛,他們是咱們所要的人,追上去……”
四人身後,突然傳來一陣細小而清晰的陰笑。
李黃大吃一驚,大旋身一記猛虎回頭出招自保,右爪一旋一抓,可發於體外的抓勁遠及近丈,假使背後有人出手襲擊,他這一抓即使傷不了背後的人,也會擋住背後的人兇猛的襲擊招式。
一抓落空,人遠在兩丈外。
“張三!”他駭然驚呼。
張文季站在兩丈外,手中有一根尺餘長,小指粗非常直的小竹管,像一支尺八簫,但竹管很小,大概是所謂高音簫一類管樂器,但沒有音孔。
“沒錯,那就是我。”張文季輕拂著小竹管,臉上有怪怪的邪笑。
“太歲張!”
“也沒錯,又叫太歲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