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現在全北漢的人都知道郭無為要投降,他成了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劉繼元忍無可忍,無須再忍,命人砍了他。這個舉動無疑是堅守城池的宣言書,人心稍稍安定。
接下來,劉繼元又佈置了一些任務,比如說連夜潛出城,去燒掉宋軍的攻城器械,或者令人大喊:“北漢主投降了!”想要讓趙匡胤親自前來受降,然後精兵突圍。可惜這兩次行動都慘遭失敗。
第四章 兩個政治家的失敗史(15)
攻城器械沒有燒掉,卻被打死一萬多人;詐降行動被太祖的手下識破,理由很明顯:古來受降如受敵,需要謹慎從事嚴陣以待,哪有半夜咋咋呼呼喊著要投降的?
太原的堅固超乎想象,再次攻城!再損一員大將,東西班都指揮使李懷忠被流矢射中,奄奄一息就要嚥氣。
宋軍個個殺紅了眼,和城裡的北漢兵較上了勁,太祖的親信,殿前指揮使都虞侯趙廷翰率領手下眾兄弟叩頭請戰,要求“先登急擊,以盡死力”,就算不要命,也要把太原給破了!
太祖被手下的忠勇所感動,動情地說:“你們都是我親手訓練,個個以一當百,放在身邊以防肘腋之變(趙廷翰所率為禁軍),大家同生共死。我寧願不要太原了,也不想你們冒著箭雨鋒刃,去必死之地啊。”
這時候太祖已經有意放棄太原城了,倒不是因為他意志薄弱,而是因為水土和氣候問題,大多數計程車兵都有了腹病(拉肚子一類),同時遼國的北院大王也正趕來支援。考慮再三,和趙普商量之後,決定班師回朝。
退兵之際,太常博士李光贊還給太祖出了一個好主意:“我們屯兵上黨,虎視眈眈盯著北漢,夏天就來搶奪他們的糧食,秋天就來搶奪他們的穀物,這樣搞下去,用不了幾年,它豈能不滅?”太祖聞言大喜,忍不住再次讚歎說,知識分子確實陰險,這一招扼住了劉繼元的咽喉。
不光如此,太祖御駕親征,回去總要帶點什麼。
那時候不像現在,到處人滿為患,需要推行基本國策,那會人口是巨大的財富,創造超過消費,所以太祖遷走了太原一萬多戶人家,這相當於把北漢一個巨大的枝椏給砍掉了,後來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收復北漢,一共也才得到三萬戶人家。
這兩項政策徹底摧毀了北漢的經濟體系,雖然若干年後,平定北漢的勝利果實屬於太宗趙光義,但是他的成功並非因為能力,而是來自運氣:他有一個好哥哥,把劉繼元折騰得想死的心都有了,窮得皮包骨頭,哪還有力氣反抗?
此次北征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根據目前情況,劉繼元已經牢牢把握住了政權,北漢國內不會再有巨大的政治震盪,所以從戰略角度來說,宋軍的撤退是明智的。
就在太祖回駕京師之後不久,六月下旬,北漢人將積水排走,長期浸泡之後乍遇驕陽暴曬,城牆迅速開裂酥鬆,然後迅速坍塌。遼國的使者韓知範此時仍在太原城內,看到這種情況,忍不住嘆息說:“如果宋軍知道先用水淹然後使之乾涸,此時太原城內恐怕沒有活口了!”
《續資治通鑑》記載說,看到遼軍屯兵城下,劉繼業給劉繼元出主意,說遼國人從來貪財好利,以後肯定要來破滅我國,不如趁現在他們防備鬆懈、驕傲懈怠之際,突然出擊,可以獲取萬匹駿馬,然後歸順中原。百姓免於生靈塗炭,陛下也可以永享富貴。
劉繼元不同意。
這個記載的可信程度究竟如何?各家記載多有出入,暫且留到後面討論劉繼業部分再來研究。
第五章 那些叱吒的舊日英雄(1)
為了讓朝中那些身居要職的老臣更加倚重信服自己,徐知誥不惜自我摧殘,吞服下催老的藥物,令自己的髯發在一夜之間變白,造成一種皓首老成、德高望重的印象,換取大家的信任。
剿滅北漢受挫,帝國統一的步伐又回到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路線上來,南唐多年以來佔據著富庶之地,國力之強大,是其他小國所不可比擬的,所以太祖決定先去攻擊較弱的南漢。
理由是什麼?
答曰:匡扶正義,救民於水火!
早在乾德年間,宋軍攻克了郴州,抓住十幾個宦官,但這幾個並不是普通的內官太監,而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太祖問其中一個是做什麼的,這人回答說他是南漢的扈駕弓箭手官,誰知拿出弓箭來,此人卻死活拉不開,可見南漢武備之廢弛。
太祖問起南漢的政治,此人歷數其國君劉的罪惡,其奢華與殘暴令趙匡胤瞠目結舌,連連嘆息說:“我要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