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大家又笑了一通。
這時,又進來兩位戰士,端著兩大盤熱氣騰騰的臘肉鴨子,滿屋頓時新增臘味香氣。
“陳師長,這也是四川老鄉送來的慰問品?”周海萍笑問道。
“不不不,這可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野味,用四川作臘肉的方法熏製而成的。”陳離答道。
“不過,我要特別宣告的是,這可不是我們敲詐勒索來的,而是本地老鄉慰勞我們、我們又按照市價付了錢的。”陳離笑道。
“難怪我一下火車就聽到山東老鄉誇咱們川軍好呢!真想不到,臨城不僅不是一座空城,而且商業繁榮,又盛產野味。”範長江笑道,隨即把煙販的事說了。
“現在的情況,和我們集團軍先頭部隊剛過來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那時候,就是在大白天,火車站和街上荒蕪人煙,甚至連火車站都準備自行炸燬了。”
軍官們紛紛七嘴八舌地說了一些關於此前此後的見聞。
“我們這會兒不是正在吃臘肉鴨子嗎?你們知道老鄉打野鴨和咱們打鬼子有什麼不同嗎?”陳離笑著問他們。
“那當然不同啦,野鴨只能捱打,鬼子卻會開槍放炮,還有飛機狂轟濫炸。”範長江笑道。
大家都哈哈大笑。陳離笑道:“這只是一方面,還有更重要的:這裡的老鄉打野鴨的時候,一般是架兩隻土槍,一支貼近湖面,一支架得高几尺。貼近地面的先放,鴨群聽到槍響,就飛起來,當它們剛剛展開翅膀,第二槍就到了,這一槍,多有收穫。打鬼子可不一樣,鬼子精著呢,一聽見槍響,不是撲撲騰騰地到處亂跑,更不是飛起來,而是一下子全爬到地上,然後都伸長脖子四處張望,認清目標後立即反擊。所以,打鬼子就得同時開火,一鼓作氣,這和打野鴨恰恰相反。不過,這可不是我們發明的經驗,而是從取得平型關大捷的八路軍115師那裡學來的。”
“你說的是襲擊鬼子的事情,要是鬼子仗著優良裝備先發起進攻,該怎麼辦?”張劍心問。
“是的,鬼子的裝備比我們好得多,這是事實,不得不承認。鬼子用飛機轟炸和大炮遠攻,我們基本沒辦法,只有也學他們那樣先躲起來,儘量減少傷亡。但是,打仗總不能全靠轟炸呀,鬼子最終還得進攻陣地不是?我們就在陣地前等著他們,並且,鬼子兵隔得遠的時候,我們不理他們,等他們爬近了,我們才動手,用手榴彈和步槍教訓他們。”
幾位旅團長又把他們在山西抗戰時的一些經歷講給記者們聽,大家無所顧忌,只是隨興說些有趣的事情,其中不乏幽默和辛酸。
有人講到,有的川軍士兵因為從來沒有出川見過世面,剛到山西抗戰的時候,碰到過八路軍115師,見過他們穿繳獲的日軍軍裝。後來上戰場了,第一次見到鬼子的騎兵,還以為是友軍,不加射擊,還揮手打招呼,鬼子跑近了,猛然開槍,殺死哨兵,這才反應過來。
還有一次,川軍一個部隊稀裡糊塗地被潰軍衝散了,他們四下亂跑,有人見到日軍的坦克,還以為是中央軍的裝甲車,向著它大聲喊,自報番號,要求搭順路車送傷員到後方去。結果,直接被鬼子用坦克碾死了。
記者們邊聽邊記,陳離見他們手都寫酸了,就告訴他們,前線還有很多故事,有的精彩的,有的辛酸,明天你們去第一線採訪就知道了。今晚你們趕路累了,要早點休息,我們就不多說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範長江一行乘一輛鐵道裝甲車抵達滕縣。為便於採訪,他們也被安排住到進德會。
他們一下車,就被滕縣軍民歡度新年的喜慶氣氛吸引住了,到進德會時,125師中將副師長陳仕俊和周同縣長正領著軍民在開春節聯歡會。
幾人行李都顧不得拿,趕緊抓了相機和採訪本跑過去。
當時,滕縣三老之一的黃馥棠老人正在現場表演書畫。他們趕到的時候,老人剛剛把自己專門為川軍將士創作的一首七律寫好,正有戰士提著字畫在場中走著給大家看。
帶他們過來的參謀趕緊給陳仕俊和會場軍民介紹,大家聽說他們是從重慶來的大報記者,倍感親熱,趕緊把黃老先生的詩朗誦給他們看:
天上遙瞻節鉞臨,安危須仗老謀深。
晉文攘楚先三舍,忠武服蠻倚七擒。
中樞一朝誅二豎,陽光普照靖群陰。
川軍將帥皆韓嶽,豈有神州竟陸沉!
他們知道詩中第三句說的是前不久南京政府宣佈槍決韓復榘一事,見山東當地百姓如此擁護,都連聲叫好,會場都跟著喝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